阿拉博顾问-服装精细化管理专家
30年前,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厚的招商引资条件,使中国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成为欧美、日、韩及中国香港、台湾等经济体实现低端产业链(主要为代加工、“三来一补”)转移的最佳对象。而彼时刚开始施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量农业人口涌到东南沿海城市,成为廉价的产业工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受雇于代工企业。
30年来,代工模式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造就了富士康、伟创力、华坚、裕元、仁宝、比亚迪(002594)等“代工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随着海外经济的不景气,中国代工企业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合俊、利达等知名代工企业的倒闭传达出一个信号,低效、低价值的产业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中国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大方向。如今,一些企业彻底放弃代工投入其它产业;另一些企业正面临着转型的阵痛;还有一些企业坚持走在代工的路上,并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
代工企业告别黄金时代
代工阵营的坚守者
近来,好多朋友一见到樊友斌,就赶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说要沾一下喜气。因为这双手是被温总理握过的。樊友斌是顺德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0月13日温家宝总理来广东调研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时接见过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人。
2008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大山压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代工企业,多数企业的日子过得如履薄冰。这家位于“中国牛仔第一镇”均安的牛仔裤生产企业却连续三年保持了70%以上的业绩增长,让同行们心生羡慕。
如今这家职工总数不足400人的牛仔服装工厂年产量约150万件,今年1月至10月的产值已经过亿,而其2010年全年产值为7654万元,同期增长将近50%。业绩逆市增长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樊友斌也在思索和总结爱斯达几年来走过的路。
一眼望去,很难将樊友斌与一个工厂老板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刚过而立之年的樊友斌打扮时尚、潇洒俊朗,看起来更像某部韩剧里的阳光大男孩或某个时尚品牌的设计师。其实,他是代工产业的“老江湖”,2004年就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开始几年,他像大多数服装厂老板一样,轻松地接着订单,生产车间里堆放着一摞摞的半成品和成品,虽然杂乱无序却可保几百人按月领工资,足以让老板清闲度日。
变化发生在2008年。当时,有段时间,樊友斌怎么都觉得自己的工厂“哪里不对劲”,但到底哪里不对劲自己也说不上来,于是他到同行的工厂里考察,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的。他又到别的行业去考察,如汽车、电子等生产工厂。在丰田的制造厂里,看到丰田的生产线井然有序,他终于顿悟了到底“哪里不对劲”,是杂乱无序的车间、动作不标准的工人、低下的生产效率不对劲。在考察了行内外许多工厂之后,这位年轻的老板决定改革自己的工厂。
2008年爱斯达正式与阿拉博顾问公司合作推行6S现场管理(6S现场管理的核心是彻底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并进行处理,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现场管理工具和现场管理方法之一。起源于日本,以丰田为代表,在中国,海尔是6S管理的典范)和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其核心是不多不少不快不慢,认为生产工序的每一个环节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先进的管理模式并未被工人们接受,他们认为“老板脑子有病,是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纷纷辞职转去别的工厂,爱斯达的工人一度从480人减少到380人,樊友斌很难过,但他坚持了下来。坚持的结果让他倍感欣慰,不仅生产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有序,生产效率也大幅度提高,经过一个半月的调整,到2008年7月19日,爱斯达单件流水生产线开始运行,第一条牛仔裤19分钟下线,之后每间隔78秒就生产一条成品,现在这个时间进一步缩短到60秒,而且仅用了一个半月公司就多了400多万元流动资金。生产效能提高了30%,工人工资也增长了30%,曾经离开的工人慢慢回流,工厂又回到之前人员兴旺的样子,只不过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杂乱无章的牛仔生产工厂,而成为一家令“客户来走一圈一定会下单”的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也成了同行业争相效仿的标杆企业。2011年3日,在第五届均安国际牛仔博览会上,爱斯达又获一奖,被评为“均安牛仔产业集群十大绿色牛仔最具优势企业”。
尽管几年来业绩一直大幅增长,爱斯达也同样经历着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巨大压力,“多年来产品的价格基本没什么变化,但原材料价格是之前的两三倍,最低工资比去年上涨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去年中的6.8到如今的6.3,服装制造业的利润只有3%-4%。”樊友斌心中的榜样是联想的柳传志和海尔的张瑞敏,他欣赏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创立了民族品牌,是中国企业家的骄傲。他也有自己的品牌梦。不过樊友斌对品牌的理解不是产品上的一个标签那么简单,“品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家公司、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品牌,我现在更倾向于致力把爱斯达这家公司做成一个(专攻)代工的品牌企业。而且我们现在有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有自己的贸易公司,当我们把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到那时候品牌也就是打上个标签的问题。”樊友斌一直在为自己的品牌打地基,他也会继续坚持走代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