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品牌苦求商业落脚点

时间:2013年05月07日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

在4月中旬的上海时装周2013秋冬作品发布会上,某本土设计师品牌以明暗色彩定位,演绎冷美人。

  起步较早的“例外”、“素然”等是业界公认商业化运作得较好的设计师品牌。近年,大量70后、80后设计师主导的牌子涌现,其通常以数十万元启动资金办工作室,规模在二十人左右,一年出两三个系列。

  “很多服装专业的人毕业或留学归国后,都有这样的梦想,每年都有一批服装专业的执着爱好者,前赴后继地尝试,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这个群体总的来说越来越大。”CONTENT目录设计师廖晓玲说,“这几年看着大家从非常不成熟到越来越有方向,不能说找到出路了,但能感受到行业的发展。”

  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副秘书长吕晓磊回忆,从2003年创办上海时装周开始,最初的三年基本都是主打国外品牌。“2004年我们就觉得这不可持续,慢慢考虑让中国品牌加入。”

  “但很烦的一件事情是,中国品牌刚要进(时装周)的时候,外国品牌嫌它们,中国品牌也觉得自己很不够。的确,一些国外牌子都做了上百年了,怎么跟别人媲美?”据吕晓磊介绍,从2006年开始,上海时装周一年两季基本以中国设计师品牌为主,目前它们在表现和发布上逐步积累起经验,并越来越受关注。

  吕晓磊将之表述为一个“痛苦的过程”。

  吕晓磊认为,“中国那么多城市,对设计师来说,上海的环境最好,这主要取决于(上海拥有)能理解设计师品牌的消费者。时装周每一场秀,一大半来看的都是这个牌子的忠实客人。时装周的官微发了一条某设计师服装系列的微博,被转了3000多次,几乎都是粉丝转的。”

  廖晓玲认为,对个性的认可和需求、不愿意趋同,是大家共同的心声,相较50后、60后,现在的70后、80后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更愿意穿得不一样”。

  上海聚集地商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林也认同这一点:“这个地方的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需要通过牌子、logo来显示自己的身份。”该公司旗下“聚集地”商场正在做设计师品牌的展售。

  吕晓磊有更实在的论据:“设计师的衣服都不便宜,七八千元的很多,这个价格可以在国际品牌当中买非常靠前的牌子了。对有这样消费能力的人来说,出国机会其实蛮多,是有比较、有判断的。这些人追求的是与众不同。”

  “买手”机制缺失

  商业机制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设计师品牌营养不良的主因:不同于国外百货店的买手机制,中国百货店大多是收取租金的地产商,对资金力量并不雄厚的设计师品牌而言,这意味着进驻百货店面临着租金壁垒,一旦进入就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保底数、扣点等各种费用又找上门。“所有产品还都要有检测证书,设计师只做几十件衣服,你让他出一个检测报告,是有一点困难的。”

  尽管数量多,但具有像“例外”一样规模的设计师品牌寥寥无几。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