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眼中,“面料设计”是时尚圈最不显眼的职业——不过是一块布,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借伦敦时尚和纺织品博物馆(fashion & textile museum,ftm)十周年纪念展,时装设计师再度昭告天下,对他们而言,面料设计有多么重要。
展览上,ftm创办者赞德拉·罗得斯(zandra rhodes)过去50年间的作品一一亮相。作为当代最受推崇的时装设计师之一,罗得斯一直对纺织品设计情有独钟。她顶着世人授予的“时装设计大师”头衔,却自称是一名“面料设计师”。她的同辈西莉亚·波特维尔(celia birtwell)也是如此。在面料设计领域,鲜有波特维尔这种做着默默无闻的后台工作,却一跃而家喻户晓的异数。
“可能是因为纺织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消费者往往对面料设计一无所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纺织品专业主管克莱尔·约翰斯顿(clare johnston)说,“但对我们设计师而言,我们和面料一同成长,熟知它的历史与沿革。尽管面料开发只是为了实现某种功用,但设计师与面料间已经培养起了某种默契。”
据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时尚类馆长奥里奥尔·卡林(oriole cullen)介绍,早在18世纪,面料设计就已经开始引领时尚潮流。“服装风格的改变相对缓慢,但面料每六个月就会出现一次革新。”
今年8月发布的亚当·琼斯(adam jones)魔力针织衫再度验证了面料创新空间的不可限量。迪奥前面料设计师亚当·琼斯与意大利顶尖纱线制造商lineapiu合作,在开司米面料中织进24k金丝和4%碳纤维,打造出号称“封印了30位专业心灵疗愈师能力”(亚当·琼斯官网)的“轻纱”系列。只要穿着者注入意念,摩擦双手,再放在胸前,为针织衫充电,它就可以按需要改变穿着者的情绪。《时尚芭莎》的编辑斯蒂芬妮·西奥博尔德(stephanie theobald)试穿后评论:“虽然听起来很玄,但我想说,这件衣服决定了我一整天的心情。”
在纷繁多样的面料设计概念中,“治愈”只是其中一种。以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纺织品专业学生为代表的一批年轻设计师,正不断致力于面料设计和技术的革新与创造。每年,这里为时尚界输出一百多名面料设计人才,其中不乏在这一领域留下深刻烙印的重要人物。
希腊女设计师玛丽·卡特兰佐(mary katrantzou)也许是罗得斯和波特维尔最直接的继承者。《金融时报》称,她的作品“将伦敦打造成了当代印花艺术之家”。卡特兰佐早先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学习建筑,后来转到中央圣马丁学院,取得了印花纺织品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硕士在读期间,她决定创立个人品牌。“我所感兴趣的是,印花面料可以改变女人的身材。”她说,“时装可以让我聚合所有有影响的个人想法,打造自己的设计。”
她利用数码印花,再现洛可可风格的浮华和过度装饰。《蓬帕杜尔夫人像》、法国洛可可时期画家纳迪埃(jean-marc nattier)和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的作品都被她搬上了服装。错综复杂、立体感极强又有着浓重“文艺范儿”的印花,让她的服装成为这个极简主义盛行的年代的异类。此外,玛丽·卡特兰佐还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廓形和新印花技术。卡特兰佐介绍,在这一季中,她将会尝试织造独立设计的金属织锦和提花,以及用极细的针拉伸马海毛纤维,穿过施华洛世奇水晶丝网,打造印花织造领域的创意“跨界”。
2002届硕士毕业生约翰森·桑德斯(jonathan saunders)凭借应用传统丝网印刷技术完成的充满活力和摩登感的设计作品而闻名。公开毕业设计的第三天,他就被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聘用,为他的2003年春装系列设计印花。他在雪纺礼服上印上天堂鸟鸟羽,这一飘逸轻盈的印花图案,成为当季被引用最多的设计之一。
许多毕业生选择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工作,组成了面料设计领域的另一支生力军。卡林指出,早在18世纪,自由面料设计师的作品就已经开始为丝绸织匠所应用。而在今天,每年从中央圣马丁学院纺织品专业毕业的一百多名学生中,有许多人选择了以自由设计师的身份工作。装饰和印花设计师伊琳·勒卡乐斯(eline le callennec)也是其中一位。她和麦昆、卡特兰佐都有合作,并且很享受这一工作方式带给她的自由。“在工作室做设计有时让我觉得束缚,很多工作室的节奏实际上压抑了真正的创造。”他们的作品也获得了年轻的时装设计师米切尔·范德汉(michael van der ham)的青睐,他与自由面料设计师合作开发所有系列的面料。范德汉说:“对我而言,运用独一无二的面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服装越有特色越好。”
约翰斯顿指出,面料设计是时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面料设计和创新的时尚界是不可想象的。没有面料,就没有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