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揭幕,记者对话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女士,一探他们将如何把上海时装周打造成了一种城市现象和一张城市名片。
中国上海——作为最能体现中国创意阶层和独立设计师思想的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的幕后推手却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牵头下,成立了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作为常设机构,来承担每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和上海时装周的组织、运营和管理工作,加上社会团体上海服装设计协会,负责设计师的推广工作。在过去,一旦牵涉到官方机构,似乎就很难摆脱体制内的种种限制。但上海时装周从诞生到现在,却成功地进行了两次革命性的转型,如今,针对如何与城市互动,使其成为一种城市现象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其新的使命。
1995年,上海市就有了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其时装表演的意义大于时装发布。
“那更像是一个庆典活动,在持续5年之后,产业和消费者的认识都逐渐提升,它的互动性和关注度已缺失,我们就开始寻找一个可持续并推动产业发展的方向。”上海服装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女士告诉记者。
2003年,第一季上海时装周在酝酿了许久之后应运而生,以邀请国外品牌来办秀作为起步,一时间上海滩星光熠熠,Vivienne Westwood、Lanvin、Jean Paul Gaultier都曾出现在上海时装周的日程之上,很多刚在四大时装周上发布完的品牌甚至没时间进行单独行李托运,只能跟着大师们的旅行袋一起走南闯北。
吕晓磊说:“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刚惊动巴黎,就波及上海’,一开始我们感觉起点很高,接下来我们开始发现这是没有生命力的。外国品牌办秀主要是为了打开中国庞大的市场,没有一定的持续性。加上渐渐中国媒体也开始加入四大时装周,炒冷饭对他们来说没有新鲜感。我们就意识到把时装周当一个项目和活动来做是不行的,我们要转型,要将其当成一个产业来做。”
从2004年起,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开始尝试挖掘本土设计师。吕晓磊认为上海时装周应该是特立独行的,因此就应该去尽量展示那些勇于表现自己个性的设计师,渐渐的这些设计师也成为了上海时装周的一张张名片。
“诸如从上海时装周走出的吉承,大家一听到她就会联想到上海时装周。”吕晓磊说。Helen Lee(李鸿雁)也是上海时装周的一个标志性的设计师,在采访中,她告诉记者,上海时装周的确为她的品牌扩大了不少知名度。
为了扶植独立设计师,上海时装周组委会最早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场地和支持,后来逐步开始收费,根据场次和时间的不同从6到13万不等。但相应地,时装周组委会还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服装设计协会的会员和超水平的设计师,将由组委会帮助寻找赞助商,同时在场租费上也有一定的减免。
当然,改革也有阵痛。吕晓磊曾拒绝了一些要求冠名赞助的国际品牌,因为他们要求上海时装周必须以国际时装品牌发布为主。如今,与上海时装周合作的赞助商在吕晓磊看来都是能够理解她的愿景,并能够密切合作的伙伴。“诸如M.A.C和L’oreal Professionnel,他们参与度非常高,给予设计师们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她说道。
本土独立时装设计师的概念经过了数年的践行,吕晓磊很欣慰的看到设计师水平的进步很快,数量也越来越大,地域亦越来越广,体现了上海时装周吸附力的增强。如今,本土设计师已经成为了上海时装周最大的看点,本季Banxiaoxue(班晓雪)、Deepmoss(刘小路)以及初登舞台的Fake Natoo(张娜)都十分值得期待。
同时,上海时装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成熟的设计师逐渐开始离开官方日程,开始独立的举办自己的时装发布,甚至加入到了海外时装周的行列。
“我希望更完整呈现地Helen Lee品牌完整的概念,在场地搭建和音乐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经过多年的积累,买手和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由于上海时装周日程较晚,也有些赶不及一些百货公司和买手店的进程。”Helen Lee说道,她今年将主线赶在上海时装周之前进行了发布,参加时装周的则为其重新打造的副线品牌insh。
设计师Qiu Hao(邱昊)也经历了从加入上海时装周到离开上海时装周的过程。“走上海时装周,被更多媒体特别是国际媒体关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其中依然存在一些摩擦。”谈起时装周,邱昊五味杂陈。现在,他建立了自己独立的Showroom,更方便买手们专注、安心订货,仅在上一季,他的订单就增长了73%。
另一方面,几乎人人都提到了上海时装周应设立准入制度,由于品牌风格过于庞杂,设计师水准良莠不齐,就很容易造成一部分高水平设计师的流失。显然,吕晓磊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她向记者介绍说:“去年10月,组委会开始设立标准,对于设计师的水准、品牌的注册年限、资质以及工作团队都有要求。在设计师申请之后,设计协会会与他们沟通对接,查看他们的设计草图、产品和工作进度,甚至还会去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以求选出更有设计感的作品。”
她也开始逐渐调整参加时装周的品类,在2014年,内衣就不再出现在上海时装周的T台上。在未来,她也希望上海时装周能够慢慢进行专业化的细分。但中国农历和春节/国庆假期的问题却依然让她头疼。譬如今年迟来的春节,就让许多设计师没有办法呈现出新的系列。
“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也说明了我们产业支撑的力度还不够。”她说道:“但我们还是尽量会往将时间一点点朝前推,哪怕早一两天也好。”
专业化和产业化是上海时装周近年来正在上演的第二次转型。其定位已经开始从单纯的时装发布,逐渐延伸成长为串联及服务产业链的多元化平台,扮演者聚合产业优势资源、塑造时尚磁场和提升城市时尚吸附力的重要角色。
这一季,首次推出的Mode Shanghai上海服装服饰展,就集合了9个Showroom参展商、200余个国内外设计师品牌和商业品牌参展,为品牌、设计师与买家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同时以DFO Showroom创始人身份参展的Bedi Ye认为:“Mode展是一种尝试,创造了真正的贸易,降低了交易成本。”
顶级面料展Premiere Vision也借本季上海时装周的契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本季时装周期间带来顶级大师班,2016春夏季面料趋势解析,精品展示等,突出了时装周在承接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中的作用,推动中国面料产品与趋势、技术与创新的融合。
吕晓磊总结道:“上海时装周正在从时尚产业末端往前走,从宣传到零售再到生产。”
在细节上,组委会也开始着手建立一系列配套设施:大到连接Showroom和秀场的班车、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餐饮和After Party服务,小到手机上随时阅读的电子观秀指南手册。“各种服务的丰富,使时装周变成了一个城市的事情。”无疑,吕晓磊希望将上海时装周变成了一种城市现象和一张城市名片。在她听说现在中国已经有了20余个大小时装周之后,吓了一跳。“时装周需要城市背景。光砸钱,做出来的一定是畸形的。”
她很少言语如此犀利。她很担心这会误导很多人对时装周的看法:“时装周不是节庆,不是你有我也要有的娱乐活动,而是一个产业。”
作为时装周新天地场地提供单位的负责人,上海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商业总经理Carrie Liu(刘梦洁)就开辟了一整块新天地时尚为许多参加时装周的本土设计师提供落地的零售空间,在企业天地内则为“时堂Showroom”提供场地。近年新天地还在伦敦圣马丁设计学院设立了5万欧元的奖学金,用于支持杰出的中国设计学生办秀,并欢迎它们加入到上海时装周的行列。
在吕晓磊看来,在时装周同期举办的非官方日程时尚活动,更增加了上海时装周的活力,也体现了时装周为城市带来的凝聚力。她也积极与城中甚至是国外时尚机构合作。在今年,上海时装周-海尚国际论坛就以“城市与时尚对话”为主题,聚集包括Diesel全球总裁Alessandro Bogiolo、国际时尚评论人Colin McDowell等同台论道,并与英国时装协会首席执行官Caroline Rush、米兰Camera della Moda执行董事Jane Reeve视频连线,就“时装周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时装周对推动时尚产业发展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时装周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此外,上海时装周也邀请10 Corso Como合作,携手张达、上官喆、李筱等设计师,就“中国设计师在西方时尚行业的成长”及“中国设计师的新时机与新挑战”等主题进行系列沙龙对话。
上海市政府也意识到了时尚产业对城市的推动作用,黄浦区副区长吴成就告诉:“去年,区政府就做了发展时尚产业的规划,成熟之后即将推出。”
然而,用“像个陀螺连轴转,根本停不下来”来形容自己的吕晓磊对于时装周还有很多想法和规划,但碍于人手有限,从没想过终极目标在哪儿。在她看来一步一步踏实而体面地做好上海时装周,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这倒真真切切是上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