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不是一个纯粹的支付工具,它是为移动支付提供的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如果作为一个工具,发展到最后,一定与其他同类产品比较雷同。所以微信的思路是,在工具能力基础上,整合微信的优势,比如微信在移动端的用户基础能力、社交能力和开放能力,形成一种更有效触达用户和提供服务的平台。
曾鸣表示,"与传统的电商服务相比,微信多了四大能力,即微信账号登录、微信支付购买、微信通知互动、基于SNS的消费者主动传播分享,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电商与微信支付之间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他说,"这四大能力为商业场景在移动端闭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移动化激起转型浪潮
无论是阿里的"双12"战略还是腾讯的"微信价"战略都证明了,经过一年的培养,用户的交易习惯正在向移动端快速转移,移动端将替代PC端成为用户接触电商企业的"主屏幕",已经是业界公认的趋势之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吴立品表示,2013年,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在国内,大多数的传统互联网业务都提供了移动端的服务,传统互联网用户消费习惯的日益移动化,移动电商正在疯狂的崛起成为必然。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去年随着盘子增大,增幅虽然有所趋缓,但移动电商增速依然远高于整个B2C领域。
天猫、京东、易迅等主流B2C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移动端交易额或订单量占网站整体比例多在20%-30%之间,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等一部分与线下企业关系密切的O2O电商,移动端使用率占比早已超过PC端。有业内人士坦言,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已经成为各大电商都在努力完成的任务。
如此让其他电商企业眼红的巨大交易额数据的背后,是互联网创新转型驱动下的产业革命。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也忙碌在转型的路上,在电商格局初定中卡住一个不错的位置后,2013年年初定下"休养生息"战略,而后电商业务步入"以休待战"期,而刘强东则将工作重点转向京东的金融与数据两块新业务拓展,以推动京东转型;苏宁云商(002024,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则在2013年对苏宁进行大刀阔斧式的互联网化转型;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则推动旗下电商业务在微信的助推下耐心地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
由此可见,2013年的电商江湖,表象上阿里、腾讯风头出尽,其他电商价格战风平浪静,但冰山下面则在演绎着一场重构式的转身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