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触网”迎商机 110家企业上线“淘工厂”

时间:2015年05月28日来源:网上轻纺城作者:

在“淘工厂”发展已蔚然成风之际,东莞有没有一个发展得相对成熟的镇街和产业典范,来让我们深入产业“淘工厂”的腹地,探究发展的得失?作为世界最大的毛织产业集散地——大朗已站在电商“风口”之上。

  川盛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是大朗首批进驻“淘工厂”的企业之一。这家“淘工厂”的生产部位于一楼,板房、横机、缝盘等应有尽有,工人们都在忙碌着手上的活,二楼则是“淘工厂”的运营部。

  川盛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并非独例。这种“厂店一体”的“淘工厂”经营格局,已在大朗不少毛织企业中悄然兴起。

  在“淘工厂”发展已蔚然成风之际,东莞有没有一个发展得相对成熟的镇街和产业典范,来让我们深入产业“淘工厂”的腹地,探究发展的得失?作为世界最大的毛织产业集散地——大朗已站在电商“风口”之上。

  目前,大朗版毛织产业的“淘工厂”已成燎原之势,该项工作是目前大朗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全市来说也是做得较好的镇街之一。

  大朗镇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朗版毛织产业“淘工厂”特点鲜明,主要针对服装和毛织产业。大朗镇政府今年设立200万元的毛织电商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上线阿里巴巴大朗毛织“淘工厂”,推动大朗毛织企业实现“毛织+电商”转型,提升大朗毛织的线上影响力。截至目前,大朗共有110家企业上线阿里巴巴淘工厂“大朗毛织”专区,部分企业已成功在线接单。

  ■现状

  快是做好“淘工厂”优势

  东莞帝银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线下接订单的毛织工厂,自去年9月开始试水“淘工厂”。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从当初的两人的电商团队,发展到今天包括生产流水线在内近20人的“淘工厂”专业团队。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投资专业团队大刀阔虎发展“淘工厂”。

  该公司总经理张庚华介绍,想做“淘工厂”,首先需在阿里巴巴上有自己的店铺,经过阿里巴巴的实地认证之后才有资格进入“淘工厂”频道。在淘宝卖家的后台才可以看到“淘工厂”的链接,通过阿里巴巴的流量导入,有大批的淘宝卖家可以进入到“淘工厂”频道,了解“淘工厂”简介及生产流水线。有需要的卖家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工厂咨询。

  “现在每星期咨询的商家达10个以上。”张庚华说,以前在公司是通过订单或跑展销会的方式接订单,现在直接在线上就可以接到单子,同时与线下传统的服装工厂相比,“淘工厂”最大的优势在于小单定制,而且单价较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育长期客户。

  传统的批发生产商针对的是那些大的淘宝卖家,生产大批量的服装。但同时,淘宝上也存在大量的个体小店铺,他们一般一个款式的衣服只做几十件就够了。而“淘工厂”是通过阿里巴巴线上链接,那些小的店铺卖家可以在网上找服装生产商,也就是说把工厂搬到网上去。

  张庚华举例,他接的6个单中,其中三四张单是200—300件的,只有两张单是2000—3000件的。整个流程从接单到确板,再到生产交货,300件以下7天左右交货,1500—2000件10天出货,传统的线下接单业务从打版到结款来回要几个月。

  “速度就是效率,‘快’是做好‘淘工厂’的根本。”为此,张庚华调整公司的生产线结构,特意组织了一条“快车通道”生产流水线,专门应对“淘工厂”。他表示,这样一来,生产节奏更好把握,利润比传统线下业务更高,客户量也在一天天增加。

  企业资金周转比以前更灵活

  川盛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毛织工厂,是大朗最早一批加入“淘工厂”的毛织企业,该公司经理李兵坦言,以他们公司的情况,光靠“淘工厂”是没办法运转的,开设“淘工厂”是传统业务的转型,多一个销售渠道。该企业针对线上订单快速打样、生产的要求,目前配置了30多名员工,一月下来可完成5万件服装,预计今年的营业额可达600万元。

  李兵表示,过去企业主要做传统外单为主,传统订单虽然量大,但是货期长,资金到账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负荷。而“淘工厂”的订单虽然量小,但资金到账快,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比以前灵活多了。同时,“淘工厂”的成本也低了很多。

  “‘淘工厂’给了传统毛织厂一个展示平台,我们在接受客户挑选的同时,也主动挑选优质客户,淘汰劣质的客户。”李兵坦言,目前“淘工厂”还在培育客户阶段,自然是希望客户量增加,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公司的出货品质和品牌效应,因此要淘汰一批要求做劣质货品的客户。

  大朗周边毛织产业集群集聚企业已经达到上万家,仅大朗辖区范围就有4000多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整个产业集群年销售毛衣12亿件,其中在大朗集散的就有8亿件,大朗毛织企业使用的数控织机超过4万台,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洗水印花、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产业配套。因此,110家大朗企业在板房、横机、缝盘等流程上应有尽有,拥有非常完善的生产线,生产加工能力十分强大。

  110家大朗毛织企业在“淘工厂”能有一席之地,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必须优化店铺装修以及服务,把关产品质量,往中高端市场发展,注重培养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形成良好的客户口碑。同时,大朗努力促进“淘工厂”的企业抱团发展,除了自己做大做强以外,还要主动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将自己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分享给其他“淘工厂”企业。

  举措
  
  大朗如何发力“淘工厂”

  大朗有深厚的毛织产业基础,每年出口的毛织品占全国总量的三成。对于大朗的毛织企业来说,未来发展,不仅要盯着批发订单,还要做强做大零售。

  如今,大朗毛织电商发展没有固守国内,而是放眼全球。通过探索建设大朗毛织产业带,盘活传统产业资源,形成线上集聚效应。

  目前,大朗电子商务发展已经成为该镇第三产业的一个重点增长点。截至2015年4月,全镇电商企业及个体户共有5453家,同比增长3%,其中毛织类电子商务企业有3236家,同比增长4%。2015年1—4月,全镇电商交易额16.71亿元,增长28%,其中毛织类电商交易额10.01亿元,增长30%。全镇跨境电子商务销售额3.1亿元。

  大朗镇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以大朗为中心的毛织产业集群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仅在大朗集散的就超过8亿件,形成了辐射周边镇街、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链。目前,大朗毛衫电子商务已成为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主力军。该镇打造的占地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圈,进一步完善了货源优势和产业链。大朗毛织商贸城共集聚了近200家的毛织电商商家,以大朗毛织商贸城为中心就集聚了600多家毛织电商。2014年毛织电商交易额达到39.3亿元,占大朗电子商务交易额的59%。

  A 设立200万毛织电商专项扶持资金

  围绕着做强大朗毛织产业的核心,大朗集中优势资源,加强财经扶持,今年5月份出台《大朗镇阿里巴巴“淘工厂”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设立200万元的毛织电商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上线阿里巴巴大朗毛织“淘工厂”,推动大朗毛织企业实现“毛织+电商”转型,进一步提升大朗毛织的线上影响力。

  今年3月19日,在上海举行的2015年中国服装电商论坛及颁奖典礼上,大朗电商产业中心荣获“中国毛织服装电商品牌孵化基地”称号,成为全国十个最佳电商平台基地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大朗毛织淘工厂项目,大朗代表团一行还登门拜访阿里巴巴总部。双方进一步明确了大朗毛织“淘工厂”抱团进驻的标准、企业数量、相关时间、专区首页以及线上专场活动。

  今年11月,大朗将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线上线下”中国大朗毛织产品交易会,将电子商务全面覆盖大朗毛织产业,并辐射周边镇区的毛织企业,全面整合毛织生产加工线上资源。

  B 成立全市首个镇级电子商务协会

  近年来,大朗强化行业协会服务功能,指导成立全市首个镇级电子商务协会——大朗镇电子商务协会。以“服务电商产业,推动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旺商气”的大型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重点强化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大朗镇产业尤其是毛织产业电商化,构建良性互赢的电子商务生态圈。

  成立至今,协会共举办200场专业电商培训及论坛沙龙,培训人数超过500人,培训人次达3000人次。协会还与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电子商务学校、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大朗校区)开展人才定向培训合作,培养电商专业的学生近600人。与阿里巴巴成立东莞渠道服务中心,通过每月举办四期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水平。

  此外,大朗积极做好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委托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如杭州邦伦公司)通过举办讲座、沙龙等方式,对电商园区负责人、有关企业负责人和中层以上管理干部每月进行一次培训,使学员对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创新模式、最新发展趋势形成深刻认识,并引导传统企业改变经营理念,适应新型商业模式,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各类院校学生,具有职高及同等学历以上的社会人员进行每期两个月封闭式的实战培训并颁发结业证书。培训内容包括国内B2B电子商务和B2B、B2C跨境电商,包括网店客服、美工设计、运营推广、店铺装修、仓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实操等。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电子商务营销实操技能,具备独立运营诚信店铺的能力。培训结束后组织企业举办人才交流会,实现毕业学员与企业无缝对接。


  C 打造中国毛织电商第一村

  占地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圈中心的巷头社区2013年被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评为“中国毛织第一村”。

  据统计,在巷头社区辖区内,共集聚了约1500多家毛织电商商家,仅毛织贸易中心和兴业华庭花园就集聚了600多家的毛织电商,依托辖区内毛织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毛织为核心类目,能够为大朗镇及周边地区毛织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提供各项专业化的毛织电商服务,力争将巷头社区打造为“中国大朗毛织电商第一村”。

  同时依托2万平方公里的大朗电子商务产业中心,以引进电商服务企业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大朗电商产业的生态圈。

  “选择淘工厂作为大朗毛织企业触‘电’的切入点,可以借助阿里巴巴网上销售平台,帮助大朗毛织企业拓展网上接单渠道,发挥大朗毛织的集群优势和生产优势,弥补大朗毛织在内销市场的短板。”大朗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扶持毛织企业上线“淘工厂”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活跃大朗镇电商氛围,加快实现大朗毛织的转型升级。

  “淘工厂”发展存在不足

  ■挑战

  记者发现,在互联网时代,服装企业还得具有柔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等特质,能灵活、快速地为电商品牌提供“私人定制”服务。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塑造品牌能力,谁就能吸引更多合作资源以及发展的资本。

  一名不愿具名的服装业人士表示,“淘工厂”模式本质上不错,但也存在漏洞。一些线下的服装批发商与工厂合作进驻“淘工厂”获取流量,但具体做的事情仍然还是制造网货卖给电商卖家,很多订单也还是层层转包,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淘工厂”模式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淘工厂”的产品质量也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电商卖家和消费者的要求。大朗某工厂一位厂长告诉记者,“淘工厂”的订单不可能成为其主要业务,首先大部分淘宝卖家的忠诚度很低,哪个价格低他们就选哪个。其次,与传统客户相比,淘宝卖家只在乎款式并不太注重质量。“淘工厂”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前期要不断推广,筛选优质客户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会存在很大浪费。

  “一分钱一分货。”据一陈姓厂长透露,网上的衣服和门店的衣服看起来是一模一样,但实质上在做工和材料上有着不小的差别。“在生产过程中,这两种订单往往是分开生产的。”他表示,平时网购衣服得到的“超性价比”产品,其质量和线下门店商品相比差距明显。

  “其次在收款上,刚开始几百件衣服会按照规定用第三方平台支付,但打单客户会开始考虑线下交易,依然会存在拖款的老路子。”他透露,这样下来就失去了“淘工厂”的实际意义。

  针对淘工厂面临的这些问题,阿里巴巴官方曾回应说,“淘工厂”下一步还将增加材质承诺服务,让淘工厂出品更有质量保证。此外,阿里巴巴还考虑未来在鞋包配饰等对柔性供应链有着特别需求的行业推行“淘工厂”模式。

  注重品质用好电商

  有助于“淘工厂”走得更远

  ■记者手记

  电子商务在中国一直被寄予厚望。从鲶鱼式搅局的“逆袭者”到无孔不入的“颠覆者”,电商在各个领域强势崛起。传统利益格局正在被打破,传统商业规则正在被改写。

  作为世界最大的毛织集散地——大朗已站在电商“风口”上,该镇利用“风向”服务当地产业,并作出初步范本值得鼓舞。

  大朗镇政府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设立200万元阿里巴巴“淘工厂”专项扶持资金,在专项资金限额内对毛织企业上线“淘工厂”予以扶持。以“淘工厂”为支点,成功撬动大朗110家毛织工厂自发转型升级,实现了大朗版“淘工厂”模式,此次110家毛织企业上线“淘工厂”仅仅只是大朗毛织企业实现“毛织+电商”转型的开始。但能否将产业“淘工厂”进一步升华,也值得期待。

  大朗在发展“淘工厂”的过程中不断寻求自己的“个性”。以东莞市嘉丰投资有限公司为首的投资型公司为例,该公司运用资金的优势成功收购一家广东省著名商标服饰品牌,同时自主创建品牌,将电商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的方式运营,通过资金的“杠杆”成功跟淘工厂接轨,实现了“金融+电商+毛织”的模式。而以“卷卷毛”为首的电商,则是站在整个品牌布局的角度运营“淘工厂”,属于“策略”型电商,该公司有自主品牌,运营“淘工厂”过程中在接高质量的单的同时更注重品牌的推广。

  多种发展的模式紧紧围绕着“淘工厂”,大朗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淘工厂”生态圈。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发展模式给以不同的引导。正如大朗电商协会副会长叶伟民所言,电商归根到底应该是属于互联网范畴的,电商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产品品质是硬道理。把关好产品的品种,充分利用“电商”这把利剑,才能更好地为大朗毛织产业服务。(A03)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