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落地杭州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跨境零售是一件让人几乎不敢想的事。即使现在,这个领域在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毕马威客户咨询和创新事务合伙人查玮亮的眼里也是“充满困难、需要大量时间和空间”。但今年以来,浙江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却开始不断出现。
对于今年刚成立的全省首家跨境电商企业转型工厂——杭州创梦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说,今年的机遇不断,主动找上门 的外贸企业已有近20家,从怎样选择关键词,到海外发货应选用哪种快递,销售总监倪卫清收到了无数个“怎么做”的问句。走在前面的“老外贸”们吐苦水说, 看不懂大洋彼岸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弄不明白国内的销售模式到了国外为什么都行不通了,最后只能让好不容易注册的店铺账号成了有壳无人的“空铺”。
尽管迷茫,但这些企业改变的决心也很坚定——黎尚益就坚定地把希望寄托在了跨境电子商务上。4年多时间,他走遍全 国,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传统外贸企业转型成跨境电子商务的路子。因为他相信,对于像他一样不得不转型的老外贸企业们,跨境电子商务会是带领 他们走出寒冬最大的新机遇。
的确,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商PayPal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跨境网购目的地第三 名。而在全球最主要的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2013年将有超过7600万消费者参与跨境网购,市场需求预计达到 700亿美元,占总体网购消费总额15.5%。
不仅如此,今年7月8日,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杭州开园了,杭州海关入驻园区2楼。而其牵头开发的跨境电 子商务服务平台系统与浙江最大的跨境电商企业——全麦实现了系统对接,如此,跨境电商最大的问题——无法及时结汇、退税将得到解决,企业可先发件、后报 关,集中申报,定期结算,报关成本大大降低。
价格一降再降
丧失主动权的“老外贸”选择转型重生
近4年间,海外经济环境变化也给中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经营历史的外贸企业,杭州环宇集团有限公司在德、美、英等多国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尽管有两家工厂、2000名工人的规模,但生意好时,他们有时也只能将订单推荐给同行。然而,一说起近几年的业务,公司电子商务部经理孙海燕却无奈地几度停顿。
“老客户也对产品的价格一压再压,为了维持业务往来,有的产品甚至以出厂价销售。”孙海燕描述说,国外合作伙伴自 身面临卖不出货的困境,像他们这样的原本就极少的利润被一再压缩,甚至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而体会其中苦辣最深的就是厂里的2000多名工人,尽管眼下环 宇已经争取到了不少其他工厂的订单,但这远不足以弥补产品整体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损失。
“卖给外国消费者100美元的家具,进我们口袋的10美金都不到。”杭州宏太家纺有限公司的外贸做了快十个年头, 总经理黎尚益很清楚,传统对外贸易是国内卖家与国外卖家做生意。货到了海外经销商手里,必然经过多级代理、商场,最后才卖给消费者。正是因为这其中经过层 层的利润截留,使得他们一直都处在家纺产业链的最低端,被动、低利润。而现在,他们不仅没有议价能力,就连议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订单几乎没了。
“饱受严寒的外贸企业要改变,必须从根本上变被动为主动,把市场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黎尚益说,2009年的春节刚过完,他就下定决心绝对不再等。在信息高度互通的现在,他要借助网络的力量,真正打破地区限制,把自己的家具直接卖到外国消费者的手里,转型成为一家做零售的B2C企业,专营跨境电子商务。
于是在过去的四年间,黎尚益辗转全国各地,多次前往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广州等多个跨境电商已经萌芽的城市,甚至在前往全国各地上的火车、飞机上,他也在思考,“转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该怎么做?”
在这样思考的并非只有黎尚益一个人。被逼无奈的惨局面前,越来越多嗅觉灵敏“老外贸”已经把跨境电子商务作为破冰的最大机遇。也正是这个原因,包括环宇在内的许多外贸企业不约而同地和黎尚益一样,找到了专门帮助外贸企业转型的公司——杭州创梦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这家全省首个“跨境电商转型保姆企业”在杭州落地,不到两个月,总监倪卫清已经接到了近20个企业的“急救”电话。
“跨境电商的平台与内贸电商的平台基本是两码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心理与国内也有极大不同。如果不搞清楚这两 点,基本无法开展经营活动。”倪卫清曾有丰富的海外平台运营经验,他表示,现在急需转型但不知如何转型的“老外贸”企业非常多,因为转型需要做出的改变太 大,有的企业甚至可以说需要“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