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缺货真相:消化库存和黄牛魅影

时间:2013年05月11日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

有分析师认为,电商价格战期间,造成缺货的原因可能是该产品的热销,电商有限的库存被快速消化掉。而对于缺货问题是否真是因为“黄牛”的存在,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事。

  第二,很多库存产品在促销活动期间确实是超低价处理,而这些库存产品本身也有一定实用价值,在价格战期间,当产品价格低于消费者心理预期时,这些产品也就会成为畅销品。而一般情况,就算是原本的滞销品库存量也不会太多,所以当滞销品成为畅销品时,也会出现缺货现象。

  在去年最残酷的8·15价格战中,据一淘网比价擂台排行榜数据显示,在许多商家标榜“最低价”的商品数据中,超过50%的商品都处于无货状态。由于部分商品出现了缺货现象,让不少想比较价格的网友落得“无价可比”的境地。

  大战背后的“黄牛”魅影

  既然缺货为何不补货?王利阳对此分析认为,具体会不会补货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因为有些是库存品,促销一部分就是为了清库存,库存清光了是电商最想要的结果,所以不会再补货,以防再次产生库存。有些畅销产品是电商拿来吸引消费者的噱头,这类产品本身提供的数量就较为有限,卖光了就卖光了,不会再提供新的货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上结论趋近事实,热销商品肯定会爆仓、低价商品同样会爆仓,那么自然会存在缺货状态,电商在打价格战的时候无法提供充足货源,价格战回馈

  “消费者”正盯着京东、苏宁、国美三家网上商城,对比各种家电的价格变化,以期望在巨头博弈中获取自己的利益。 资料图

  消费者的意义就形同虚设,这样只会让电商受益,增加电商平台的流量及用户数。

  此外,王利阳还表示,价格战期间的商品价格偏低,已经让很多供货商很气愤,更不会再主动提供货源。

  在去年高调的“8·15”价格战背后,很多被贱卖的大型家电厂商苦不堪言。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电商行业频发的价格战,已经影响到了家电产品在线下原本就有些混乱的价格体系,线上促销的成本最终还是向供应商转嫁,这引发了上游厂商的强烈不满。

  还有部分家电厂商不是选择拒绝回应就是直接发难,比如在去年“8·15”价格战中,就有家电厂商认为京东的做法非企业经营之道,不管线上线下的定价都应该要遵循市场基本规律。因为价格的混乱拼杀会造成制造业整个产业链价格体系与需求体系紊乱,从而干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而京东CEO刘强东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在3月23日出席“创业创新领导力论坛”时,刘强东就去年“8·15”价格战问题进行对话时曾表示,“8·15”价格战一天就亏了两个亿。

  “后来我们看到,其实很多购买者都是线下代理商,他们不是真正的消费者。因为他们都开增值税发票,有大量的买家是传统家电的经销商,甚至有些是我们供货商,看到电视机比供货价格还低五百块了,就几十台地买,弄很多账号,有人弄了一千个账号。”

  刘强东话语中所指的大批选购做法就属于电商“黄牛”炒货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销商 “串货”行为,这在传统渠道里屡见不鲜。随着销售家电、3C等产品电商的出现和崛起,催生出一批专门紧盯电商,伺机低价吃货再转手高价卖出的新型“黄牛”。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