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电商:库存背后特卖的喜与忧

时间:2013年05月13日来源:第一纺织网作者:

在服装鞋帽行业,库存高企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大多数业内人士视限时特卖模式为一片蓝海。

        库存绑架品牌价值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线上是一个清理库存的出口。

         数据显示,仅去年上半年,安踏等六大国内运动品牌的总库存高达37.21亿元,22家a股服装类上市公司三季度库存达382亿元。截至2012年末,服装家纺板块总存货超700亿元。

        在此背景下,国内服装企业库存严重问题开始备受关注,“去库存”成了今年中国服装业的主要任务,也为限时特卖模式创造了背景。

         根据李宁集团2012年财报,公司亏损19.79亿元,为公司上市八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大幅度亏损。即便在2012年高调推出了渠道复兴计划,但渠道和库存仍然是李宁集团的要害。李宁在公布业绩后股价下跌,截至26日收盘报4.46港元,下跌4.08%。

       李宁公司2012年存货较2011年减少了2.13亿元,李宁正在对全国的主要经销商做清理库存的计划,并且正在投入重金来清扫各个重点市场积累下来的问题。

        李宁公司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李宁曾表示,扩张使库存增加,导致经销商、分销商的盈利空间变小,因此产生了关闭低效店面的想法,开始清仓,而拥有海量用户和流量的电商网站无疑成为李宁清库存的重要渠道。

       而在此之前,包括匹克、安踏、361°在内的多家公司财报也都交出了利润下滑的答卷。

        限时特卖模式虽然为库存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式,但传统企业在这出路里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一部分消费者不爱买正价的商品,但这并不是当当网、凡客这些电商平台考虑的问题,而是品牌商要考虑的问题。这个模式的最大功能是清理库存,然后品牌商就要自己权衡好度。”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场会设立特卖场,一方面销售品牌特价库存货品,另一方面吸引人气。很多品牌的特卖销售额甚至已经超过正价产品的销售额,一些消费者也已经形成这种消费习惯,非打折不买。

     但是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驻特卖场,通常就在主卖场摆设花车,进行特价品的销售。这种方式对主卖场的形象直接产生负面影响,让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价格产生怀疑。慢慢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往往被这种特价活动所冲淡。

      “战争”刚刚开始

      “当大家都为唯品会歌功颂德时,我不过多赞扬;当出现负面声音时,我想说: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比所谓其他平台电商涉足此业务带来的危险更重要。唯品会短期受益于闪购模式和二三线品牌商库存积压现状;未来也会受制于此。”近日,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在微博上表示,尽管京东商城也有参与特卖模式之势。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