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国际业务发展不如预期的大环境原因是中国跨境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根据阿里的数据,其实经济危机后,全球采购的总需求并未减少,买家数量增长明显,但是方式变化了,向小批量、多频次方向转变,特别是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发达国家市场。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是阿里巴巴集团最早的一块业务之一,也是当年的核心业务,主要帮助全球的供应商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耳熟能详的口号正出自于此。
但是,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当年很红的B2B业务现在远不如淘宝,随着国际外贸格局的悄然变化,阿里也在重新探讨这块业务的方向。2012年6月,阿里B2B公司从港交所退市。
2013年1月,阿里集团重组后,B2B公司中的国际业务成为B2B国际事业部,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接手。
外贸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网站发展不如预期的大环境原因是中国跨境贸易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速逐渐趋缓,数据显示,过去5年里,出口年均增长仅不到10%。
“从2012年的数据统计来看,我们2012年进出口数据达到4万亿美金,其中出口额大概是2万多亿美金,所以这还是一个巨大的一个市场,但是这个巨大市场背后,它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吴敏芝坦言。
根据吴敏芝掌握的数据,阿里B2B刚成立那会儿,中国制造在海外有着非常大的价格竞争优势,卖家根本不用愁怎么把这个东西卖到国外,只要你能找到海外的买家,你的商品就一定可以很好地销往国外。对于海外买家也是同样,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中国供应商,那么他采购到的这批货肯定能卖到非常好的价格。
在中国加入WTO以前,中国的外贸公司出口业务是有配额的,哪怕你有再大的生产能力,也得受到配额限制。但是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中国的卖家发现,中国制造在海外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积累,价格竞争优势特别明显。当不需要配额就能进入海外市场时,唯一的瓶颈只是如何让企业的信息能够更高效、快速地让海外市场来获知。
所以在那个时候,观察国际业务这个平台,会发现每天有大量的中国供应商加入这个平台,也有大量的海外买家成为平台的会员,只要买卖双方找准对方,基本上很容易成交,而且双方都留存有利率空间。
但是现在情况又发生变化了,其中之一是中国的产品竞争优势已经从原来的价格优势开始转移。“随着国内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我们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在失去。”吴敏芝说。
她举了个例子,三十年前在美国可以卖100美金的鞋子,在中国的成本价只有10美金;十年前一双在美国同样还只能卖100美金的鞋子,在中国的成本价已经飙到了20美金、30美金,到今天成本价已经涨到了5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