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衣舍:本土电商从0到无限的创业进化史

时间:2015年12月22日来源:全球纺织网作者:

经验分享:在创业初期,要把握一个原则——低成本地、快速地学习和试错。初始阶段,创业者一定不要太急,很有可能想不到、想不透、想错了,试错后要及时作出调整。

  15日,被誉为电商界“奥斯卡”的金麦奖揭晓,韩都衣舍的两个案例入围,其中,旨在传播时尚理念和品牌主张的品牌策划活动“维新运动”,在入围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2015金麦奖最高奖——唯一女装营销金奖。如今,作为互联网女装第一品牌,韩都衣舍不断地缔造着电商神话,频频成为业内的关注焦点。创始人赵迎光总结,韩都衣舍的创业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串联在一起就是一段从0到无限的创业进化史。

  [从0到1] 低成本、快速地学习和试错

  经验分享:在创业初期,要把握一个原则——低成本地、快速地学习和试错。初始阶段,创业者一定不要太急,很有可能想不到、想不透、想错了,试错后要及时作出调整。

  赵迎光自称是一位老创客,2001年,他在工作之余开始接触电商,那时候没有“互联网+”的概念,创业也不如现在这般火热。“我一开始没有辞职,创业的同时也没有耽误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在做创业的准备”,在赵迎光看来,踏出创业的第一步尤为关键,总结为一个原则:低成本地、快速地学习和试错。

  如今韩都衣舍在山东电商领域一枝独秀,并成长为国内知名女装品牌,但赵迎光说,他在创业过程中没有借过一分钱,“都是用自己攒下来的工资,很少的钱。”

  赵迎光的创业历程并非起步于女装,从2001年到2007年,他用7年的时间在网上做过很多行业,“2000年,当当网刚上市,电商创业有一个说法,互联网创业对于标准品来说比较适合,非标准品并不适合互联网。”于是,赵迎光虽然对化妆品一无所知,但依然选择了把化妆品领域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做了两三年时间,发现了很多问题。2003年兴起了母婴类创业浪潮,我于是开始做母婴用品,卖奶粉和防辐射服,但也只做了两三年,2005年和2006年又转行做汽车用品”,赵迎光说他每次都是非常认真,并充满希望地去做,但尝试的三个领域都以失败告终,“对于创业者来讲,每一次机会都应该非常珍惜,所以即使失败也要很努力的去试错。”

  但赵迎光并不主张创业者拿投资人的钱来试错,“融资需要先找到一个确定性的方向,投资只是用金钱换时间,迅速提升自己而已,在刚创业的时候,不要去考虑融资的事情,最应该做的是在试错中及时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

  2001年,赵迎光带着一个员工开始创业,到2007年的时候,他的团队已经有了7个人,“从1个人到7个人,我用了7年的时间,但最终确定了互联网女装领域。”

  [从1到10] “渠道为王”变为“产品为王”

  经验分享:第一,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大的时代变迁,从“渠道为王”转变成“产品为王”的时代;第二,要有匠人精神;第三,产品的迭代周期要快;第四,产品的性价比要高。

  2008年,韩都衣舍成立,在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08年底团队有40人,2009年底大概是200人,2010年底400人,2011年底到了1100人,2012年底1700人,2013年2000多人,2014年2500多人,2015年调整为2600人左右。

  赵迎光说,很多行业内人士对韩都衣舍庞大的员工人数感到费解,“他们都会问我要这么多人做什么,10个人干的活儿3个人就能干了。”面对这样的提问,赵迎光总是会心一笑,在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在济南,服装不算是优势产业,互联网人才不是特别集中,消费力也不是最强”,但赵迎光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坚持产品为王,“整个公司2600人里面,大概有接近800人是在做产品研发,我们把产品为王放在最重要的发展策略。”

  韩都衣舍做得是最传统的服装行业,但借助互联网却有了颠覆性的新做法。“互联网具有低成本的高频互动特点,如何充分地与消费者互动,把用户变为粉丝,互联网品牌应该特别重视这一点”,赵迎光认为,品牌和个人要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这个时代,品牌要被人格化,公司则要学会媒体化。”

  在从1到10的过程中,韩都衣舍在公司内部成立了300个小组,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这也成为赵迎光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尝试,“我们用互联网的特点打散了整个组织结构,让员工有充分的决策权。产品研发、销售、采购三个部门形成了战略小组,每个小组有产品研发一个人、销售一个人、采购一个人,组员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从10到100] 市场小众化,品牌多样化

  经验分享:产品为王之后,还要有相对细分的小众。小组制下,其实员工做的是他们自己的品牌,不再单纯是公司的品牌,所以不是公司要员工这么做,而是他们自己要做。

  发展到这个阶段,韩都衣舍已经成长为互联网第一女装品牌,有了上亿元的销量。2008年到2011年之间,韩都衣舍只做一个服装品牌,但从2012年开始,却尝试做多品牌,赵迎光说,这就是从10到100的变化。“其实做多品牌的想法,韩都衣舍从刚创建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我在2007年10月份的时候就注册了26个商标,所以创业真的是需要厚积薄发,而且要高瞻远瞩”,赵迎光认为这是在产品为王的基础下,探索相对细分的小众市场。

  随后,2012年,韩都衣舍开始做男装,并收购了济南一个淘宝店,品牌也开始跨越韩风;2013年,开始做童装,衣服风格上尝试欧美风;2013年之后继续扩张,2014年做了10个服装品牌,2015年又增加了大概10个服装品牌。“从10到100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创新”,赵迎光介绍,每做一个新品牌的投资大概是100到500万元,但打造品牌的做法却跳出了传统,“如果觉得今年能赚1亿,公司会拿出5000万,第二年公司会有10个名额,向员工征集,如果他们想做自己的品牌,公司就会支持。员工想出自己的品牌之后报给总监办,总监办觉得差不多之后会给我们看,我们就会支持员工去做自己的品牌。”

  如今,韩都衣舍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创始人,“其实他们做的是他们的品牌,不是我要做的品牌,所以不是我要他们做的,而是他们自己要做。”

  当从10向100过渡时,公司一定要“大肚”,学会放手。赵迎光说,他们会给长大成人的内部团队办“成人礼”,“如果能做出两个超过5000万的新品牌,我们会给这个团队专门成立一家新公司,给主管以上的员工30%的股份,让他们成为新公司的大股东。”

  [从100到更多] 打造开放式的互联网品牌孵化器

  经验分享: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小微组织都具有力量,但是他们用某种方式聚集起来就会变成一只恐龙,他们都是个体,都是沙子,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韩都衣舍始于“创业”,并一直以创业者的姿态在发展,如今内部已经变成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平台,孵化了20多个品牌。赵迎光用7年的试错,最终找到了女装行业,如今带领韩都衣舍又走过了7年,“用7年的时间找寻创业方向,这个过程很痛苦,也非常累。其实,互联网时代有它独特的特点,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差异化。”

  而在互联网时代,赵迎光强调微小组织的力量不容小觑,“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小微组织都具有力量,但是他们用某种方式聚集起来就会变成一只恐龙,他们都是个体,都是沙子,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赵迎光透露,明年韩都衣舍会推出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目前内部创业机制已经形成了,我们希望能把韩都衣舍的能力向外部开放。”韩都衣舍将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未来想做互联网品牌的创业者,可以在我们的孵化基地里面直接借助韩都衣舍这个平台,他们不用自己去找工厂,也没有必要自己去研发适合互联网的商业智能系统,也没有必要维护小小的客服团队。”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