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潮牌的黄金十年是 1995 年到 2005 年。 咱们知道那些日本潮牌时,它们已经过了顶峰。
怎样的品牌算潮牌?这在十年前不是问题,那时潮牌就是 streetwear 街头装,反正就是美国那些和运动搭一些边的牌子,比如滑板啊、冲浪啊、篮球啊,穿的松松垮垮的,看上去也有点邋遢,感觉要像个街头小混混,张口就要呦呦呦切克闹,俺来自虹镇老街,俺怕谁。
后来日本人开始改良街头装,潮流教父们可穿不了这么大的衣服,那就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在里原宿搞起了限量发售。品类还是那些品类,今天白汗衫上印个猩猩头,明天牛仔裤上绣个闪电,后天造双拖鞋穿上以为是脚背骨折上了石膏和绷带。
日本潮流很快影响到香港,香港人本来就讲秩序,爱排队,大陆人看见香港人每天在中环排队买汗衫,想必那肯定是十二分好的。大陆人善于插队,那你管你排队,我们上二手市场买就是。
可惜日本潮牌的黄金十年是 1995 年到 2005 年,咱们知道这些日本潮牌时,这些牌子已经过了顶峰,当时的大陆市场又没有现在的规模,可以驱动全球时尚产业。所以有些日本牌子虽然去了巴黎时装周,但是订单却不够公司开销。
于是有的早几年就选择了关张,有的坚持了挺长时间,然而可能设计师自己对创作也失去了兴趣,总不能永远画骷髅,最终也选择了关张。好一点的把品牌卖给了香港公司,也算延续了香火,然后新妈妈用潮牌屡试不爽的二线、跨界、限量为它生了很多小孩子,让不管是不是潮人的人都可以不排队穿上它。
说起创作,日本潮牌的沉寂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参照系,如果设计师本来所向往的标杆就是美式的运动或牛仔品牌,那么能玩的空间确实太有限。牛仔裤还能玩一些工艺,比如怎么把新裤子磨成好像穿了三十年而且从来没洗过的样子,相比较白汗衫就只能玩玩印花了。另外一点是年龄,boy总会长成man,设计师自己年纪大了也想穿的成熟点,于是潮流教父们也整过正装一点的衬衫和西装,但是参照的还是美式休闲风格,结果就是感觉不上档次。
街头偶像虽然都来自底层社会,但是真出人头地了,可绝不想穿成原来的样子。你看 NBA 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和韦德,有专门着装顾问,打完比赛都穿笔挺的定制西装走出球场,一两礼拜都不带重复的,要知道迈阿密的气温是可以一年四季穿白汗衫和大裤衩的。再看看演艺圈,Kanye West 坎爷出道时戴过栅栏眼镜扮屌丝,后来就走起高大尚路线,巴黎时装周是必去的,都是一线大牌的座上宾。
美国大明星有着装需求,谁来满足?还是要靠欧洲人,欧洲时装之都的品牌们可能对街头风格后知后觉,但是却抓住了时机,拿下好莱坞明星就把握了话语权。当然,关键还是产品,为潮流风格带来时尚感觉,需要设计,更需要高级的材质,精细的做工,标志性的细节,简单来说就是看上去要够土豪金。美其名曰,让自下而上的街头潮流成为自上而下的时尚风格的一个分支。由此产品能卖出高价格,更能够卖出大数量,富人买的越多就越受认同,富二代就更会趋之若鹜。
这方面,老美做潮牌的就挺认清形势,现在正火着的几个美国潮牌都不是中国产,全放意大利了,想想也有趣,意大利裁缝不做西装,都改做卫衣了,搞得现在每个设计师品牌都要推一两款卫衣,女生都要拿它们配长裙高跟鞋了。
现在回想,当时日本潮牌若能避开限量模式这种简单的饥饿营销,用欧洲的面料,在意大利生产,让产品的质感得到一个大飞跃,从而在提高售价的情况下又提升了性价比,会不会不至于现在这样落寞?
但是这其实不太可能发生,日本品牌有工匠精神,喜欢自己研究生产;日本的国内市场还是比较大,没有真正走出去的迫切性;日本的金融体系让贷款利率接近于零,日本潮牌可以借来几乎没有成本的贷款,就不需要相关产业资本或风投的介入,也同时失去了资本所能带来的资源。
最重要的是,日本的流通体制给出的批发价高的出奇,五折甚至六折供货,让零售商的利润空间太受限制。所以,国内小型买手店里在售的不少日本潮牌,往往是店主通过零售渠道来进货的,因为批发价也便宜不了太多,谁也不愿意去压货。
其实归根到底,这些潮牌教父还是坚持了自己来自街头的本源,并不希望太商业,这一点可以通过微博的粉丝数做一个佐证,Nigo 的粉丝只有 58000 多,而 OriginalFake 的 Kaws 则只有700多粉丝,凋零的让人看不懂。
但是当他们看到街上的人满是穿着他们引领起潮流的服装,他们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