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时装周已经办完第二届了。点开时装周的官网,你找不到和女性或时尚相关的内容,若不是看到印有伊斯兰图案的黑白照上端赞助商的Logo,连商业的蛛丝马迹都觅不得。
在时装周闭幕后,德黑兰北部的一家健身中心里面,一排排身着印有“DFW”字母紧身T恤的伊朗男模正调整着姿态和步伐。他们是伊朗第一批合法的模特,正在为又要到来的九月达勒布时装周(Darab Fashion Week)做准备。
这些模特所属的经纪公司Behpooshi成立于七年前,现有50名男性模特和30名女性模特。同伊朗其他的模特公司一样,员工们起初都只在地下工作。
没有哪块土地存在有这种时尚业隐晦的周旋和博弈。三十余年来,被政治和宗教长期桎梏的伊朗时尚业,渐渐从地底下搬上了台面。
两年前,Behpooshi公司的总经理拉扎维写了一封信,寄到哈梅内伊的办公室,询问“是否存在有明确的宗教法令,禁止伊斯兰存在时尚和模特业”,最高领袖对此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个答案成为后来模特业合法立足的依据。
“如果我说在去年伊朗有过一场时尚业的革命,那也实不为过,”拉扎维曾经在接受英国《卫报》的采访时说道:“在伊斯兰革命后的30年以来,我在国内总共看到有10到15场时装秀,但仅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百多场。”
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由于统治伊朗的巴列维王朝相当重视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伊朗的时尚业几乎与欧美接轨。
直到1979年爆发革命后,伊斯兰教法被严苛地执行在了穿衣等礼教上,女性必须佩戴Hijab(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头巾),人们的生活方式都随之改变,有关伊朗政权打压行为穿戴的报道也多了起来。最近的一次是在2012年伊朗议会选举第一轮结束后,法新社报道了伊朗警察当局采取的“打击违反伊斯兰教义行动”,即对违反教义的衣着打扮一律严肃处理,以表对哈梅内伊的支持。
如此以宗教名义进行的政治镇压来回三十年有余,没有碾断伊朗的时尚业;相反,它正在复兴。
2010年,《欲望都市》电影第二部前往中东拍摄,将伊斯兰女人Hijab下明媚的指甲、首饰和时尚妆容一览无遗;2011年,法加尔时装秀(Fajr Fashion Show)在伊朗如期举行,虽然坐在前排的都是前往确保宗教和政治正确性的官员,设计师们俨然已学会戴着枷锁跳舞——模特们都蒙着hijab,但也没妨碍在色彩和质地上的创意;而就在本月,界面报道了时尚杂志《Vogue》要推出阿拉伯语版本的消息。
时尚杂志在钟爱奢侈品消费的中东确有市场。从法国巴黎银行今年年初发布的《奢侈品数字竞争地图》报告来看,来自中东地区旅客的全球免税店消费占比达到1/4。而贝恩咨询公司也在去年年底发布报告,显示中东本地的奢侈品消费同比增长了10%,归因于地区旅游业的带动。报告中说道:“奢侈品在其他市场遭遇经济放缓、货币波动等陷入窘境,而在中东的需求量却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