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服装企业关注欧美贸易壁垒
时间:2016年11月17日来源:央广网作者:
据宁波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宁波地区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94.2亿元,服装及配件出口500.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5.3%。而在市场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欧美主导的生态环保壁垒却仍在持续筑高,对我出口纺织产业的影响不容忽视,需持续关注。
据宁波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宁波地区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894.2亿元,服装及配件出口500.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5.3%。而在市场需求下滑的背景下,欧美主导的生态环保壁垒却仍在持续筑高,对我出口纺织产业的影响不容忽视,需持续关注。
两类关键助剂进入禁用倒计时
今年初,欧盟对REACH法规实施修订,将全面禁止NPEO含量超过0.01%的纺织品进入市场。今年10月,欧盟又通过WTO发布通报,将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全氟辛酸(PFOA)物质,并且任何消费品中的PFOA含量不得超过25微克/千克(ppb),其关联物质的含量也不得超过1000ppb。NPEO名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目前轻纺行业极其重要的印染助剂,广泛用于纺织及皮革的染整处理和清洗等工艺,而PFOA则是业内生产防水、防油、抗污等功能性服装的关键助剂。
NPE和PFOA的危害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研究表明,前者会随着衣服水洗进入环境,并分解出壬基苯酚等环境激素,干扰人类内分泌和生殖健康。而PFOA则被证实是不易降解的持久性、累积性毒物,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食物链等被人体吸收,对神经、免疫和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但NPE和PFOA仍是当前纺织工业的两类重要助剂,短期内禁用将给轻纺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即便是技术成熟的欧盟,态度也十分谨慎,并分别设定了3年、5年不等的过渡期。而与欧盟相比,我国中小规模企业众多,技术仍存在差距,要在过渡期内完成技术升级压力极大。特别是NPE和PFOA被禁用后,企业还面临无成熟替代物的困境,例如与PFOA性质相近的全氟壬酸等同类物质也已被欧盟纳入高关注物质,目前可用于替代的C6助剂价格接近翻倍,而性能仍存在不足。在行业微利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助剂被禁将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优胜劣汰。
绿色生态纺织品壁垒持续升级
除了生产工艺压力外,成品的生态安全要求更是日新月异。美国服装和鞋履安全协会在年初发布第17版限用物质清单,公布了超过12类250余种服装、鞋类和家纺产品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物质,涵盖了全球化学品管理和产品安全要求规定的限制物质,如根据欧盟REACH法规和POP法规分别新增了对铅和阻燃剂的限制要求,清单快速增长意味着轻纺产品的国际环保壁垒升级趋势有所增强。
而作为国际生态纺织品的风向标,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今年发布实施的2016版OEKO-TEX100标准更是大幅更新,数十种防霉剂、邻苯二甲酸盐、有机锡、致癌染料等物质纳入管控。例如限制清单新增了9种氯化苯酚,此类物质是织造浆料中常用的防霉、防腐和抗菌剂,但具有致畸致癌性,纤维中残留的含氯苯酚在旧衣物焚烧销毁时还会形成二恶英类物质,造成持久危害。需要关注的是,清单还新增了全氟庚酸、全氟壬酸和全氟癸酸三类化合物,这意味着此类物质也将随着PFOA逐步面临禁用。
日益严苛的绿色壁垒对纺织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出口纺织服装被国外实施通报召回的事件超过百起,在技术壁垒不断筑高的形势下,行业性风险防范不容松懈。
绿色制造将成可持续发展关键
在欧美国家“再制造”的背景下,不断增强的技术壁垒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催化剂”。而随着消费安全需求的提高,我国轻纺产业如果不能跟上绿色制造的转型步伐,不仅出口贸易风险持续增大,甚至可能导致国内市场的份额遭遇挤压。
对于广大出口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潮流,一方面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及时关注纺织产业的技术法规动态,加大“绿色工艺”的研发投入,减少有害排放,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对于限于技术等因素暂时无法彻底避免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加强原辅材料把关的基础上,务必严格落实成品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产生后续质量纠纷。
两类关键助剂进入禁用倒计时
今年初,欧盟对REACH法规实施修订,将全面禁止NPEO含量超过0.01%的纺织品进入市场。今年10月,欧盟又通过WTO发布通报,将全面禁止生产和销售全氟辛酸(PFOA)物质,并且任何消费品中的PFOA含量不得超过25微克/千克(ppb),其关联物质的含量也不得超过1000ppb。NPEO名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是目前轻纺行业极其重要的印染助剂,广泛用于纺织及皮革的染整处理和清洗等工艺,而PFOA则是业内生产防水、防油、抗污等功能性服装的关键助剂。
NPE和PFOA的危害早已引起社会关注。研究表明,前者会随着衣服水洗进入环境,并分解出壬基苯酚等环境激素,干扰人类内分泌和生殖健康。而PFOA则被证实是不易降解的持久性、累积性毒物,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食物链等被人体吸收,对神经、免疫和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但NPE和PFOA仍是当前纺织工业的两类重要助剂,短期内禁用将给轻纺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即便是技术成熟的欧盟,态度也十分谨慎,并分别设定了3年、5年不等的过渡期。而与欧盟相比,我国中小规模企业众多,技术仍存在差距,要在过渡期内完成技术升级压力极大。特别是NPE和PFOA被禁用后,企业还面临无成熟替代物的困境,例如与PFOA性质相近的全氟壬酸等同类物质也已被欧盟纳入高关注物质,目前可用于替代的C6助剂价格接近翻倍,而性能仍存在不足。在行业微利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助剂被禁将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优胜劣汰。
绿色生态纺织品壁垒持续升级
除了生产工艺压力外,成品的生态安全要求更是日新月异。美国服装和鞋履安全协会在年初发布第17版限用物质清单,公布了超过12类250余种服装、鞋类和家纺产品禁用或限制使用的物质,涵盖了全球化学品管理和产品安全要求规定的限制物质,如根据欧盟REACH法规和POP法规分别新增了对铅和阻燃剂的限制要求,清单快速增长意味着轻纺产品的国际环保壁垒升级趋势有所增强。
而作为国际生态纺织品的风向标,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今年发布实施的2016版OEKO-TEX100标准更是大幅更新,数十种防霉剂、邻苯二甲酸盐、有机锡、致癌染料等物质纳入管控。例如限制清单新增了9种氯化苯酚,此类物质是织造浆料中常用的防霉、防腐和抗菌剂,但具有致畸致癌性,纤维中残留的含氯苯酚在旧衣物焚烧销毁时还会形成二恶英类物质,造成持久危害。需要关注的是,清单还新增了全氟庚酸、全氟壬酸和全氟癸酸三类化合物,这意味着此类物质也将随着PFOA逐步面临禁用。
日益严苛的绿色壁垒对纺织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出口纺织服装被国外实施通报召回的事件超过百起,在技术壁垒不断筑高的形势下,行业性风险防范不容松懈。
绿色制造将成可持续发展关键
在欧美国家“再制造”的背景下,不断增强的技术壁垒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依托自身技术优势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催化剂”。而随着消费安全需求的提高,我国轻纺产业如果不能跟上绿色制造的转型步伐,不仅出口贸易风险持续增大,甚至可能导致国内市场的份额遭遇挤压。
对于广大出口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潮流,一方面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及时关注纺织产业的技术法规动态,加大“绿色工艺”的研发投入,减少有害排放,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对于限于技术等因素暂时无法彻底避免的有害物质残留,在加强原辅材料把关的基础上,务必严格落实成品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产生后续质量纠纷。
相关阅读
- 服装巨头GAP,也计划大面积关店!还准备淡出商场...打的啥算盘?2020.10.28
- 纺织服装老板注意:这个格子条纹是Burberry专利!2020.10.27
- 转移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服装业“回流”中西部2020.09.28
- 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减半!中国服装产业还能翻身吗?2020.09.16
- 二季度营收下滑41%!运动品牌安德玛拟全球裁员600人2020.09.14
- 东南亚:不"香"了!柬埔寨纺织工人工资将继续涨!涨!涨!2020.09.07
- 没完没了“搞事情”?印度对华聚酯切片发起反倾销调查2020.08.20
- 疫情改变消费场景,全球服装需求大幅下滑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