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正加速重构 中国外贸如何应对?
时间:2016年03月24日来源:全球纺织网作者:
全球价值链正在加速重构,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紧密相关。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应对策略。首先,企业应确立全球型发展战略和治理结构;其次,培育以设计、研发、营销、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全球价值链正在加速重构,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紧密相关。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应对策略。首先,企业应确立全球型发展战略和治理结构;其次,培育以设计、研发、营销、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013年联合国贸发会议以“全球价值链:促进发展的投资与贸易”为主题,发布《世界投资报告》,专门探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2014年11月在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把“促进APEC全球价值链合作”作为重点议题讨论,并勾画出《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并通过了《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随后的G20峰会上,提出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通过全球价值链推动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后,价值链重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显著特征。
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当今国际分工形成了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即产品内贸易占有突出地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全球价值链正在加速重构,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紧密相关。
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再布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结构逐步从以母国市场为中心的“中心-外围”式离岸生产布局为主,转向以东道国市场为中心的近岸生产布局为主。其典型表现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在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渐削弱;另一方面,居民购买力增强,已成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在此形势下,跨国公司一面将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一面扩大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的投资,这将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发生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逐步嵌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加工环节,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并成长为世界制造中心,但也被置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很多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在跨国公司转型为全球公司并整合全球最优质资源,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优势条件下,我国面临着价值链低端锁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风险。
当然,全球价值链重构也带来难得机遇。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增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高铁、核电、电信设备、工程装备、家电等一些行业生产成本低、技术领先、安全性能可靠,成为国际优势产能;同时,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具备扩大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条件,对外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如能有效利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国际经贸规则变迁和经济全球化深化的条件,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打造我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产品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条各环节的竞争,企业必须优化价值链各环节才能取得竞争的成功。反过来,国际经济竞争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第一,企业应确立全球型发展战略和治理结构。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我国企业面对着全球型公司的激烈竞争,只有建立自己的全球型公司,并顺应全球型公司发展要求变革经营理念,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本、市场、人才、信息、营销渠道、先进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才能赢得国际竞争。既要依托全球资源,在全球设置采购中心、制造组装中心、研究设计中心、营销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通过价值链若干环节外包或企业并购,打造全球价值链,又要从中心辐射型管理向全球网络型管理以及全球治理转变,还要从为股东利益服务、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包括股东、全球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全面责任转变。
第二,培育以设计、研发、营销、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全球价值链发展和重构的现实,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实现工业化,以及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化,而在于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在巩固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同时,谋求中国设计、中国创造、中国营销和服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提升价值链地位的主要因素。由于各企业的价值链在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形成了全球价值链,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不会在一个国家内部实现,必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在强调设计研发的自主创新时,离不开在全球价值链中与先进企业合作竞争,在开放中合作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三,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球价值链发展和重构不仅仅发生在生产领域,而且更广泛地拓展到服务领域。在全球价值链形成和重构中,全球服务分工网络体系发展迅猛,服务渗透到生产的每一环节,整合和协调着全球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有助于通过利用国际高效优质的服务,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我国服务资源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整合全球价值链,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获益。
第四,改革国际贸易统计方法,鼓励企业追求出口增加值。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关注进出口商品的总值,不能反映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增加值的情况,扭曲了真实的贸易流向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我国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统计规则的制定,寻求以贸易增加值核算弥补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并引导企业摒弃简单追求出口额扩大,转而关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贸易增加值。
第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改变仅在国家内部发展本土企业和本土产业的思维观念,推动我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一方面,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反腐败、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创造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平等、公平的制度条件,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对外商投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扩大市场准入,吸引全球价值链中的各环节落地,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与竞争中提升我国企业的价值链水平。另一方面,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部门应通力协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上海证券报)
2013年联合国贸发会议以“全球价值链:促进发展的投资与贸易”为主题,发布《世界投资报告》,专门探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2014年11月在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把“促进APEC全球价值链合作”作为重点议题讨论,并勾画出《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亚太地区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蓝图》,并通过了《建立APEC供应链联盟倡议》。随后的G20峰会上,提出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通过全球价值链推动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后,价值链重构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显著特征。
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当今国际分工形成了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即产品内贸易占有突出地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全球价值链正在加速重构,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紧密相关。
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再布局。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结构逐步从以母国市场为中心的“中心-外围”式离岸生产布局为主,转向以东道国市场为中心的近岸生产布局为主。其典型表现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在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逐渐削弱;另一方面,居民购买力增强,已成为世界主要消费市场。在此形势下,跨国公司一面将劳动密集型价值环节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一面扩大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的投资,这将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发生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赖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逐步嵌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加工环节,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并成长为世界制造中心,但也被置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很多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增加值较低。在跨国公司转型为全球公司并整合全球最优质资源,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优势条件下,我国面临着价值链低端锁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风险。
当然,全球价值链重构也带来难得机遇。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增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高铁、核电、电信设备、工程装备、家电等一些行业生产成本低、技术领先、安全性能可靠,成为国际优势产能;同时,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具备扩大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条件,对外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如能有效利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国际经贸规则变迁和经济全球化深化的条件,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打造我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当今的国际经济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产品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条各环节的竞争,企业必须优化价值链各环节才能取得竞争的成功。反过来,国际经济竞争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第一,企业应确立全球型发展战略和治理结构。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我国企业面对着全球型公司的激烈竞争,只有建立自己的全球型公司,并顺应全球型公司发展要求变革经营理念,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利用全球的技术、资本、市场、人才、信息、营销渠道、先进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才能赢得国际竞争。既要依托全球资源,在全球设置采购中心、制造组装中心、研究设计中心、营销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通过价值链若干环节外包或企业并购,打造全球价值链,又要从中心辐射型管理向全球网络型管理以及全球治理转变,还要从为股东利益服务、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包括股东、全球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全面责任转变。
第二,培育以设计、研发、营销、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全球价值链发展和重构的现实,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实现工业化,以及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化,而在于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在巩固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同时,谋求中国设计、中国创造、中国营销和服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制约我国提升价值链地位的主要因素。由于各企业的价值链在全球合作与竞争中形成了全球价值链,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不会在一个国家内部实现,必须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在强调设计研发的自主创新时,离不开在全球价值链中与先进企业合作竞争,在开放中合作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第三,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全球价值链发展和重构不仅仅发生在生产领域,而且更广泛地拓展到服务领域。在全球价值链形成和重构中,全球服务分工网络体系发展迅猛,服务渗透到生产的每一环节,整合和协调着全球化生产的各个环节。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有助于通过利用国际高效优质的服务,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我国服务资源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整合全球价值链,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获益。
第四,改革国际贸易统计方法,鼓励企业追求出口增加值。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关注进出口商品的总值,不能反映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增加值的情况,扭曲了真实的贸易流向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我国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统计规则的制定,寻求以贸易增加值核算弥补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并引导企业摒弃简单追求出口额扩大,转而关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贸易增加值。
第五,进一步解放思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改变仅在国家内部发展本土企业和本土产业的思维观念,推动我国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一方面,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反垄断、反腐败、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创造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平等、公平的制度条件,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对外商投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扩大市场准入,吸引全球价值链中的各环节落地,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与竞争中提升我国企业的价值链水平。另一方面,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部门应通力协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上海证券报)
相关阅读
- 服装巨头GAP,也计划大面积关店!还准备淡出商场...打的啥算盘?2020.10.28
- 纺织服装老板注意:这个格子条纹是Burberry专利!2020.10.27
- 转移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服装业“回流”中西部2020.09.28
- 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减半!中国服装产业还能翻身吗?2020.09.16
- 二季度营收下滑41%!运动品牌安德玛拟全球裁员600人2020.09.14
- 东南亚:不"香"了!柬埔寨纺织工人工资将继续涨!涨!涨!2020.09.07
- 没完没了“搞事情”?印度对华聚酯切片发起反倾销调查2020.08.20
- 疫情改变消费场景,全球服装需求大幅下滑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