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鞋服Boss“玩金融”保工厂加剧产业洗牌

时间:2012年10月15日来源:作者:.

  导读:企业自己经验不足也使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特易咨询营销总监康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多数品牌服装和鞋类的加工企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信息公布在一些B2B的网站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国外的买家有了更充足的对比,企业的利润就在这种无形的价格战中消失。”

  随着手边最新款项到账,作为一个每年营业额上千万的服装工厂老板,刘建打算用这笔钱购买一些金融产品,然后再转入公司的帐目,“做这样一个周转公司部分员工一年的薪水就来了。”

  刘建告诉记者,像他一样,身边很多工厂老板已经纷转投房地产或者做金融,“这些钱来得要快很多,为了保持工厂继续生存,只能靠这些更赚钱的办法了。”

  一位与经营着与刘建类似规模工厂的老板告诉记者,工厂的利润已基本看不见了,我们只能先关闭部分生产线,用别的渠道的钱来维持工厂运转,而这在温州、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老板中已经成为常态。

  “在长三角一带,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工人工资每年涨幅达30%,除了这些,还有贷款紧缩和美元汇率变动等困扰企业,而且正在从加工工厂传导到工贸一体的公司。

  鞋服工厂恶性竞争

  每年一度的广交会,刘建都会带领公司员工出现,而且公司的展台相对较大,位置也比较突出。“一开始参加还能拉到一些客户,但是到后来发现,其实我们在这里参展不过是给国外的买方带来了利益。”

  记者了解到,国外的买家喜欢拿着同样的一件衣服去货比三家,为了争取订单,国内的工厂一而再、再而三地压价,最终即使争取到订单基本全都让利给了国外买家。

  企业自己经验不足也使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特易咨询营销总监康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多数服装和鞋类的加工企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信息公布在一些B2B的网站上,这样的结果就是,国外的买家有了更充足的对比,企业的利润就在这种无形的价格战中消失。”

  根据宁波服装协会的一份数据显示,珠三角的代加工比例高于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工厂在加工的业务上已经开始向对外贸易公司发展。

  而让长三角鞋服工厂头疼的还有老生常谈的成本问题。

  自去年以来,中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整幅度都在10%左右,一些达到25%以上。

  刘建告诉记者,“虽然部分生产线停了,但是我并不敢裁员,也希望市场能够好转,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运营成本。”

  新一轮淘汰加剧

  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制造业上演,服装鞋类的出口量持续上涨,但是出口企业却在下降。

  来自特易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国鞋类出口398.5亿美元;2011年前两个季度,共出口190.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2季度,出口95.8亿美元,同比上涨21.6%,环比上涨14.9%;2011年1月~6月鞋类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但综合全国各省市企业、展会信息,出口鞋类的企业数量却略有下降,广州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5月,珠三角地区鞋类出口企业有2428家,比去年同期锐减2331家,接近一半的企业今年没有出口实绩。

  尽管出口企业数量锐减,鞋类出口业绩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这样的数据对比,显示出我国鞋类出口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变化,出口逐渐向经过产品升级、注重质量与服务的企业集中,鞋类出口企业正经历优胜劣汰的考验。

  康杰告诉记者,“现在的制造业面临一高一低的两个极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升级,最终向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民营企业发展,而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极大的资金支持。”

  他向记者透露,现在频繁出国已成为中国企业老板的一个普遍性现象。“今年开始,我认识的很多工厂老板都经常出国,很难拨通他们的电话。他们选择出国的目的,是看重了国外的投资,要通过投资来盘活工厂。”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