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形容当前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前“狼”后“虎”,中间有座“山”。“狼”是指欧美纺织企业依然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虎”比喻东南亚国家纺织业的崛起,而这座压得纺企喘不过气的“山”则是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如何应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坚持转型升级?
不久前,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总裁峰会在南京举办。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转型升级发表了看法。
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直面三大挑战
国内外棉花价差依然可观
本届峰会上,大多数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都指出,除了外部市场的需求疲软外,当前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国际与国内棉花市场的差价。目前,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4000元左右,一些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不得不限产,绝大部分企业每产一吨纯棉纱亏损就超过2000元。
企业关注度:★★★★★
企业呼声:
4000元/吨的价差何时才能缩小?
棉花收储政策虽然保护了棉农,但却削弱了中国纺织企业的竞争力;
进口棉花的配额分配应更倾向于出口企业,尤其是做棉纱、坯布的纺织出口企业。
东南亚国家加速抢占市场
如今,在国际品牌靠低端、廉价的量贩路线取胜的背景下,东南亚纺织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其产品在主要市场的占比节节攀升。以欧盟市场为例,今年1~7月,中国服装在欧盟市场占比降至39.5%,较去年同期下跌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东盟在欧盟纺织品服装市场的份额上升至8%,较去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
企业关注度:★★★★☆
企业呼声: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工人月薪与土耳其相当,是越南和柬埔寨纺织工人月薪的4倍,以“价格”拼市场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不够成熟,应该发展一些中介服务,建立完善的行业劳动力管理机制。
高税费加重企业经营成本
除了国内外棉价差和订单转移的问题外,企业普遍反映,目前限制发展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各项税费高企。有企业指出,对员工的各项补贴政策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前不久有关部门下发了一项计划生育补贴规定,凡符合要求的员工企业要给予一次性补贴,合算下来,这家企业共需要一次性支出170万元。此外,棉花采购加工增值税的“高征低扣”也再次成为峰会上的热点话题。
企业关注度:★★★☆☆
企业呼声:
将棉花进项抵扣由13%提高到17%,使进项、销项税一致,减轻企业税赋压力;
明确各类费用细则,避免重复缴费;
降低贷款利息,支持实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