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制约行业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彰显”,这种认识已经成为整个服装产业的普遍共识。
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在成本上的优势则在另一个方面旁敲侧击着中国这个服装大国的转型的进度。
“中国服装业的创造力与出口的品质有了大的提高,扭转了以数量增长为主的出口局面,但我国服装业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在日前召开的“2012中国服装协会理事会” 上,新任中国服装协会会长王天凯认为。
在原材料、用工荒、通胀等因素共同作用下, 2012年服装行业用工成本普遍上涨20%以上。
严峻形势下的服装业亟待正能量解题。而笔者近期采访的北方一企业则给了我们另一番解读。公司是河北当地颇具影响力的纯外贸型企业。在国内服装业外贸形势普遍低靡的形势下,该公司依然一枝独秀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创汇企业。
公司是一家主要为国际品牌U.S POLO ASSN、ROBE KAPPA、DISNEY、GOOD YEAR、ZENASPORT等做OEM生产,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和意大利市场。而在未来将会组建一个服装工业园区,以服装生产为龙头,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继续扩建100条针织生产线。招募3000名员工。形成年产2000万件服装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8亿人民币。2012年依然保持着快速的发展。
在被问起依然被众多国际服装大牌企业眷顾的经验时,公司总经理和总告诉我们:在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中国已经逐渐不能和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相提并论。但是中国在产业链等软硬环境方面依然魅力不减。
“重要的是,我们在和其他国家的价格博弈中依然保持有一定的优势。在企业利润逐渐被吞噬之际,我们遵循着一个思路另辟蹊径。
那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向高科技装备要效益。通过压缩在人工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原料等方面的成本,得到的效益超乎我们的想象。”
笔者在公司的裁剪车间看到,光和鹰科技的数控裁剪设备就已经有了12台的使用量;而与之配套的和鹰自动铺布则达到了24台。
在作业繁忙的裁剪车间中,一批批的裁片被侯在一旁的推车推送至室外的卡车上运送到后期的缝纫流水线中。
中国作为一个服装大国在走向服装强国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难题。而我们则在彼时以这家公司作为审视对象找到了某种转型的思路。尽管这种想法有些片面,却为我们在服装裁剪工艺的转型中找到了一种肯定。
当被问起对“服装强国”的理解,公司和总为我们提供了一番颇具意味的解读:当世界的时尚界纷纷效仿中国的时尚潮流、当中国服装生产模式成为全球市场争相追逐对象的时候。我们的强国地位已然在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