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广西积极承接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转移,桑蚕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从2005年起连续7年产桑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一。广西已成为我国桑蚕干茧、丝、绸等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面对广西特色纤维产业发展新形势,我所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检测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着力打造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立足产业发展,服务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整合资源,发展能力
广西年产干茧近8万吨,生丝近2万吨,蚕丝被近40万床,茧丝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省的纤检事业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东桑西移”工程的推进保驾护航,我所着力建设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为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服务,促进产业质量提升。2007年,我所率先在南宁建立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成为全国首批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同年,建成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生丝质量检测实验室。根据茧丝绸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了茧丝绸实验室发展规划。目前,我所已在陆续建成了桑蚕干茧南宁实验室、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柳州),在优质桑蚕茧产区——宜州建设了广西茧丝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超过5000m2,配备自动缫丝测试仪等仪器设备200余台套,检测能力范围覆盖桑蚕鲜/干茧、生丝、丝绸织物、蚕丝被四大类产品,专业茧丝绸检验技术人员50余人,打造成西南片区最大的茧丝绸质量综合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广、检测产品齐全的茧丝绸检测服务能力,每年承担茧丝绸类产品公证检验、委托检验、监督抽验检近3000批次。
二、紧贴需求,增强服务能力
我所把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提供最先进的质量技术服务。
着手建立检测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广西区内的桑、蚕茧种养比较分散,全区多个市县都建有鲜茧收购站,分布面广,但是主要生产基地为宜州、贵港、柳州等地。我所敏锐地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依次在南宁市、柳州市、宜州市三地建立茧丝绸检测实验室,组成桑蚕茧丝绸检测服务网,把检测资源延伸至桑蚕茧主产地,在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下,实现全区桑蚕茧丝绸检测资源共享。我们正在建设的茧丝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技术整合实验室资源,串联辖区内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及时跟踪产地的质量状况、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以及市场贸易情况,为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检测技术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平台能够实现网上报验,检验任务安排,组织实验室以最快的速度上门抽样,方便及时地为企业提供快捷的服务。平台就如同企业的内部检测实验室一样方便快捷,从而把企业的质量、技术控制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解脱出来,由平台提供专业检测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以南宁实验室为中心,依托南宁、柳州、宜州三地茧丝实验室,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为手段,以网络为载体,通过改造信息网络系统,增强信息收集、查询、服务、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为桑蚕茧丝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茧丝交易市场以及科研单位提供快捷、高质量、低成本的质量检测、信息服务,实现桑蚕茧丝检测资源、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三、开展技术服务
根据广西区内桑蚕茧丝企业开展创业、创新的需求,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为企业进行技术提升、新产品研究提供多种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加快发展速度。根据广西桑蚕茧丝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平台注重收集、分析相关的国家技术法规、标准信息,研究发展动态和应对措施,为政府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平台每年还为企业举办了十多场次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标准宣传会、法规解读会、展示会等,帮助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参与国际竞争。
1、检测服务。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试验设备和地理优势,为大宗茧丝交易市场提供公证检验报告,维护茧丝贸易秩序公平、公正,为广西区内相关企业及同类型企业产品提供良好的检测服务,并为其产品的推广,市场准入提供具有法律依据的检验报告。
以干茧公检为例,我们总结公检发挥有效性的经验,检测服务应贴近生产流通实际,提升检测服务产业发展有效作用。自从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建成南宁、宜州、柳州三个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为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广西宏基茧丝优先责任公司等企业提供公证检验服务,共计完成干茧公证检验2万吨,出具公证检验证书2000多份,为广西蚕茧交易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我所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公检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检验效率,有效缩短出证周期,保证试点企业对干茧公证检验的需求,努力提供优质服务,苦练内功,提高检验和管理水平,提高公检工作质量,扩大公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过去几年,干茧公检在干茧交易市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检证书成为交易干茧的质量凭证和结算依据。市场干茧交易的价格要依据公检结果进行升贴水计算,交易的干茧质量信息是价格形成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些都表明,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已经成为广西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交易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充分体现了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交易市场公检量的快速增加,公检的公信力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市场正是依托干茧公检的推动力,发展交易并取得良好效果。每批通过市场交易的干茧,其公检数据均在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网站上公布,作为交易的质量参考依据,客户可以直接浏览干茧质量数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干茧。干茧公检证书的公开,增强了交易的透明度,使交易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促进了交易的发展。在传统的干茧现货交易中,大部分由缫丝企业单方面抽样试缫,干茧质量指标由缫丝企业检测,经常发生压级压价的情况。同时,因为抽样的规范性和代表性不足,经常出现试样结果与整批干茧质量不符,造成贸易纠纷。开展干茧公证检验以后,强化干茧公检在现货交易中的结算作用,公检证书指标得到企业认可,检验指标反映了生产工艺控制指标,企业参与公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推动了市场公平交易、以质论价。
2、技术服务。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广西区内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不断对桑蚕茧丝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为相关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同时实行开放式服务,接受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的桑蚕茧丝领域的技术研究。针对区内蚕丝被产业发展迅速,但产品质量不高,低端产品比例大的现状,我们主动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协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并为企业提供检测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蚕丝被产品质量。我们派出骨干技术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协助企业分析产品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某企业生产蚕丝被时,将蚕丝被产品送至我们实验室进行检测,发现某项目超标,导致产品不合格,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我们得知这一情况,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派出两位技术人员到企业生产线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了生产工艺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艺技术方案,得到了企业的采纳,解决了质量超标的问题,使该企业的蚕丝被质量达到了标准要求。
3、培训与咨询服务。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发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优势,加强内部和外部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同行、相关企业的委托培训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研究机构、学院的著名专家开展技术人员、测试员、技工的培训工作。我们针对广西茧站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高,蚕茧烘烤经验不足等情况,我们几年来坚持开展蚕茧收烘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均在蚕茧主产区举办若干次培训班,集中培训茧站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包括烘烤技术、检测技术、法律法规、质量知识等,累计组织培训超过3000人次,为广西蚕茧收购人员素质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每年,我们根据检测工作积累的质量数据,通过调研、数据汇总、分析,研究当前茧丝产业质量发展变化趋势,形成茧丝产业质量分析报告,提供给有关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参考,为地方政府制定宏观产业调控政策,合理引导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产业质量水平,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反过来,政府部门也进一步了解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加大了对我们工作支持力度,在项目建设、设备投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4、科研服务。广西科技厅组建由经贸、质监、财政、科技、农林、建设、环保、科协、企业等部门共同组成广西茧丝绸技术联盟,充分调动资源,开展检测技术及标准的研究和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我们作为技术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利用广西桑蚕茧丝检验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组织和邀请同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用户单位,围绕茧丝绸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积极申报承担科技研究项目,取得良好成果。近年我们共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承担的项目《茧丝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的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自身发展后劲
为了完善广西茧丝质量综合检测平台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加大的投入力度,计划每年将专项建设费用和检验收入的20%作为平台发展基金,优先用于平台建设。优化上级部门下拨科技资金配置方式,优化各类科技资金配比,按照功能分类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检验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捐赠支持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