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干这一行十几年了,从没遇到过今年这样的情况。以后会怎样?不知道。”晋江市依丝纺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程耀难掩沮丧和迷惘。与去年同期相比,这家公司的业务量足足缩减了近4成,开机率不过8成。“不仅订单少,资金回笼也慢,拖欠现象非常严重。”
大公司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尤其是对出口型企业来说。晋江市仁和企业业务部经理蔡旭辉告诉时代周报,公司上半年利润缩减得厉害,“差不多缩了30%-50%”,目前只能是积极拓展南美市场,来弥补以前欧洲市场留下的“亏空”。除此之外,他还希望通过多多参加展会,来吸引更多客户。
今年7月,蔡旭辉以采购商的身份赴香港参加了一次展会,考察春夏服装。让他失望的是,展会上参展商居然比采购商还多,成交量也不大。
不仅是出口受阻,内销形势也很严峻。蔡旭辉了解到的情况是,晋江一带一些专做国内市场的企业,订单量也大幅下降。
在蔡旭辉看来,今年中国纺织业面临的形势甚至比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更加严峻。随着欧元对人民币的贬值,欧洲市场持续疲软,难见复苏迹象,出口型纺织企业因此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业重镇的晋江和石狮,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在江浙一带,部分工厂开机率不到3成,约有6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地方甚至在年中就提前迎来了民工返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