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我国苎麻行业面临形势严峻 种植急剧下降

时间:2016年08月04日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

一组数字或许能够显示我国苎麻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从2006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苎麻原料种植面积呈急剧下降态势,从2006年的199万亩急剧降至2015年的6万亩;2011年,我国出口苎麻纱线4353吨,2015年出口1982吨,下降幅度达54%;“十二五”期间,我国苎麻纺织工业规模出现大幅下降,长麻纺锭从2011年的21.5万锭下降到2015年的15.8万锭,下降幅度达33%;短纺锭从2011
  一组数字或许能够显示我国苎麻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从2006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苎麻原料种植面积呈急剧下降态势,从2006年的199万亩急剧降至2015年的6万亩;2011年,我国出口苎麻纱线4353吨,2015年出口1982吨,下降幅度达54%;“十二五”期间,我国苎麻纺织工业规模出现大幅下降,长麻纺锭从2011年的21.5万锭下降到2015年的15.8万锭,下降幅度达33%;短纺锭从2011年的31万锭下降到2015年的17.4万锭,下降幅度达44%;气流纺2.7万头,基本持平,苎麻织机4500台,下降8%。

  近日,在江西新余召开的苎麻行业发展研讨会上,当这组数字呈现在与会人员面前时,大家都一致认为,苎麻行业到了十分严峻的时刻。机械化程度不高、创新力不足、内需市场有待深度挖掘成为考验我国苎麻行业发展的三道难题。

  机械化“短板”该如何撬动?

  目前我国苎麻行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基本以小型剥麻器或剥麻机获取纤维,严重制约行业发展。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主任成雄伟提出,未来苎麻生产工艺技术创新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收割要机械化、脱胶要自动连续化、纺纱要创新化。

  “我国麻类作物生产机械化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麻类收获剥制机械技术有待实现突破,二是麻类收获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三是麻类作物种植方式有待转变。这是由于麻类作物地位不高,所获得的国家投入少,研究力量薄弱;麻类纤维物料的特殊性;麻类收获、加工机械的技术性能有待提高;种植与产业规模不大;麻类综合利用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多种因素所致。”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国贤提出:“我国苎麻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在于高效苎麻剥麻机的突破和应用。”

  与会者认为,麻类生产机械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快研究麻类生产机械的步伐,以利于麻类生产高效发展。目前应从品种筛选、种植技术、机械装备技术多方面进行一体化研究,使农艺、品种与农机相互适应,全面协调解决麻类机械化生产问题,因此应对麻类生产机械化技术相适应的品种培育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使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提高麻类生产机械的适应性。

  谈及今后我国麻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会人员表示,应重点研究麻类作物不同种植模式的机械化收获技术、适合机械化收获的栽培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密切融合。要进行非耕地利用的轻简化收获机械研制,实现劳动力的全面解放,提高生产效率。重点在麻类作物生产机械联合作业化、麻类生产轻简机械的研制、麻类生产机械多用途和高效率化、麻类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等几方面下功夫。

  对于我国麻类作物机械化生产发展,与会代表建议:国家应当对麻类收获机械研究给予保护和扶持;应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开发麻类收获机械;改进和完善现有适用麻类机械,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加快麻类机械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起我国麻类收剥加工机械的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完善麻类机械社会服务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究员吕江南在谈到苎麻收获剥制机械发展趋势时表示,要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打破制约产业瓶颈;因地制宜开展不同类型麻类机械研究;开展智能控制麻类收割与剥制机械研究。

  “苎麻行业目前存在农民种麻难、脱胶生产成本高、脱胶废水难处理制约苎麻生产发展的三大问题。”武汉同智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朝康说。针对于此,武汉同智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研究,研发出鲜壳麻微生物机械脱胶技术,实现苎麻刮制机械化生产,使苎麻的种植成本下降了50%。采用了鲜壳麻微生物机械脱胶,不使用任何化工原料和高温高压煮练就可生产出本色精干麻,使胶的生产成本下降70%。该技术每生产1吨本色精干麻可为农民增收1.2万元,使每吨精干麻的生产成本由目前的2.1万元下降到1.4万元,低于棉和化纤的生产成本。

  品种创新的力道应往哪儿使?

  成雄伟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苎麻纱线出口量下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因素导致纱线出口数量逐年减少,苎麻纺织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高达90%,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使苎麻纱线出口量大幅下降;二是随着苎麻纺织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原来以纱线出口为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转化为以苎麻织物形式或服装出口,提高了产品出口档次。

  “十二五”期间,苎麻织物出口量稳定增长。2011年我国苎麻织物出口10867万米,2015年苎麻织物的出口达14274万米,是20年来的出口最高水平。这与近些年苎麻企业不断创新品种、研发新品密不可分。

  “创新苎麻产品,应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节拍与需求的文化内涵。”成雄伟认为,时代是发展进步的,苎麻的悠久历史值得发展与继承,但要赋予时代发展的内涵,因此要不断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苎麻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和自主技术,国际上没有先进成熟的技术与设备可借鉴。苎麻行业技术发展与进步速度缓慢,导致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受到影响。近年来行业在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上也加大了工作力度,同时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与重视。

  下一步,苎麻纤维需要在家纺、产业用、医卫抗菌材料等领域不断创新。

  与会者一致认为,下一步苎麻纤维需要在夏布、服装等传统应用领域,床品、装饰等家纺应用领域,汽车内饰等产业用应用领域,高性能复合材料,医卫抗菌材料领域不断创新。

  内销市场活力是否还有的挖?

  “产品市场开发,内销市场是重点。”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苎麻纺织产品一直是依托国际市场的需求在进行规模发展。30年来,综观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发展的起伏曲折,都是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说明行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太高,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依存度是30%,而苎麻纺织的国际市场依存度高达90%。对国内市场的忽略,是苎麻纺织工业发展不平稳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产业如果没有稳健的市场和消费需求,这个产业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因此加快苎麻纺织产品内销市场的开发是今后行业发展重点。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董春兴说:“我国麻纺织产品的内销市场日益扩大,2015年出口比重已降到74%,内销比重上升到26%,比2014年提高6%左右。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点燃了麻纺织企业开发终端产品、扩大内需市场的激情,许多专卖店、工厂店和网络店都新上了许多款式新颖、设计潮流的含麻终端产品。但国内市场空间尚未得到有力、系统的开发,国内麻纺织消费品市场仍需要挖掘。下一步应积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推崇绿色、环保、健康的消费理念,让国内消费者认识苎麻、了解苎麻、喜爱苎麻。”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