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匠心”锤炼大品牌 纺织服装业供给侧改革的南昌探索

时间:2017年01月03日来源:中国纺织网作者:

今日南昌,战略机遇空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拓展,产业结构调整正加速前行。推动南昌经济实现大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南昌日报今日起推出“南昌经济观察”专栏,以开阔的视野,聚焦南昌经济发展亮点热点,对重要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分析,对行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剖析,及时传递全市上下齐心推动经济大发展的动人旋律。

  ——纺织服装业供给侧改革的南昌探索(上)

  开栏的话

  今日南昌,战略机遇空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拓展,产业结构调整正加速前行。推动南昌经济实现大发展,是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南昌日报今日起推出“南昌经济观察”专栏,以开阔的视野,聚焦南昌经济发展亮点热点,对重要政策进行权威解读,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分析,对行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度剖析,及时传递全市上下齐心推动经济大发展的动人旋律。

  在南昌,说起纺织服装业,就不得不提青山湖区。30年前,这里还只是零星分布着一些服装小作坊,如今却是各类纺织服装大公司林立,曾经的“孱弱草根”已逐步成长为300亿级的“繁茂大树”。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国纺织及服装产业总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这里的纺织服装业仍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局面。

  秘诀是什么?他们的答案是“去产能、优供给、提品质、创品牌”。具体怎么做?近日,记者探访了部分企业,聆听他们对供给侧发力的生动见解。

  “不好过,不好过,真是不好过!”提起前些年企业的经营情况,江西博涵进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本兰用三句“不好过”来形容。她说:“随着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中低端制造业的兴起,对国内服装出口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原来那些加工简单、量又大的订单一年比一年少,当时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赵本兰的“烦恼”,有相当一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也曾经历过。“烦恼”的根源主要在于南昌纺织服装产品出口以中低档为主,凭自有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不到30%,再加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研发投入少,致使纺织服装业附加值低,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现在已不是量多价低就能取胜的年代。市场在变,客户需求在变,企业也必须跟着变,否则只会被淘汰。”遭遇一次次“打击”后,不少企业都琢磨透了这个道理,开始采取行动扭转“颓势”。

  “我们在主动减单。”华君公司副总经理张东洪告诉记者,过去厂里一个订单动辄五六十万件,少于五万件不接。可现在他却常接几千件甚至几百件的“小单”。“大单一件衣服才赚五六毛钱,小批量订单则赚得多些。这还是其次,大订单多了,我们担心工人太累了,干不好精细活。”

  “干不好精细活”,一语道破天机。要适应变化,抢占市场,创新是必需的,“匠心”是关键。“过去,我们形容做服装是四块布拼拢就成衣,现在这种观念早就过时了。”赵本兰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他们正与同行们一道探索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享誉国内外的产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纺织服装企业纷纷“机器换工”,实现了由“制造”到“智造”的转变,一来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二来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在博涵服装创意园的一个生产车间内,两条生产线正在忙碌着,生产线上用的都是智能制衣吊挂系统,“单这两条生产线一天就要生产7000件成衣,只需要50个人就可以,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赵本兰说,“设备升级后,我们主攻欧美二三线品牌服装的生产,产品深受欢迎。”

  在华兴针织生产车间内,董事长曾晓东向记者介绍了厂内中央调控的裁床,只见一旁还有三五个工人正在搬运已经裁剪好的挂片。“以前我们要请3个师傅,每个师傅月薪上万,但还会出现裁剪不整齐的现象,次品多,现在根本不需要裁剪的师傅,只需要几个搬运挂片的工人就好了。不但减少人力,减少损耗,品质还提升了。”曾晓东笑着说。

  机器升级了,成本降低了,品质提升了,但这还不够,长期“为他人作嫁衣”、缺乏“价格话语权”仍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道“坎”。何以破局?还得依靠“小而美”“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博涵积极打造了自主童装品牌,并从上海挖来了设计师,创立了巴卡、比比树两个品牌。现在,巴卡品牌专卖店已经开了20多家,比比树品牌童装进入了国光超市,起步不错。”赵本兰说,下一步,江西博涵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将自主童装的专卖店开到全国各地。

  和博涵一样,江西万斯服饰公司于2012年开始创设独立品牌,并陆续投入近千万元成立了自有品牌成品厂。目前,该公司创立的“贝斯雷秀”和“塔诺维斯”两个品牌热销澳洲、欧美等地。

  不难看出,市场变革对纺织服装业而言,既是“危”更是“机”。正如许多企业家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能不能化危为机,全凭内功,只有始终怀揣敢创新、强品质、树品牌的匠心,才能不在这轮洗牌中被淘汰,才能在产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