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如约而至。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中国品牌日”获国家层面批复,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关键期的大背景下,品牌无疑成为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首迎中国品牌日
经国务院批准,今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5月10日,我国第一个品牌日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设立中国品牌日的目的,是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育发展自主品牌,消费自主品牌产品,增强自主品牌保护,助力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5月9日透露,在明年的品牌日之前,国家层面关于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会正式出台,目前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商议细节。未来还可能有品牌发展的协调机构平台。为了促进品牌的建立和保护,除了目前已有的举报诉讼、黑名单等惩罚机制以外,有关部门还将建立第三方独立检测机制。
“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消费者信得过的自主品牌产品,提振消费信心,引领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唯此才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王东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高铁装备、移动通信等高端领域树起了品牌,赢得了口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品牌发展存在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小、话语权弱、品牌价值低、总体形象欠佳等短板。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品牌影响要素上存在不足。”王东表示,下一步应围绕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这条主线,全面改善品牌发展影响要素。
京城品牌总动员
与国家品牌战略顶层设计同步,北京在全国率先掀起新一轮品牌升级浪潮。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由权威媒体、协会、研究机构联合发起的“大品牌510工程暨北京品牌月”正式启动。
精耕于品牌,包括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等6家“中字头”协会,北京品牌协会、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等15家“京籍”协会,以及北京商报社和北京时间等媒体机构都代表各自领域阐释了品牌的重要意义。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于学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品牌510工程暨北京品牌月对于品牌企业来说是一次集中体现。众多知名企业和有价值的商品,将在大品牌510工程上得到体现,同时,也给了消费者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无法模仿的。然而,品牌也是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大品牌510工程的设立有利于企业强化自身的品牌意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引领消费。
谈起510品牌日,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中国烹饪协会高度重视中国品牌日的活动,通过中国餐饮业百强、五百强、十大品牌的评选、对话深耕自主品牌活动将着力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据组委会介绍,大品牌510工程已经得到了180家媒体和百余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推动餐饮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为提升行业质量安全水平、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全面开展品牌建设系统工程贡献不可替代的核心力量,品牌企业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全行业向年营业收入4万亿元目标全力冲刺。”姜俊贤对未来品牌在行业的引领作用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莫新元表示,从表面上看,品牌只是一个企业或产品的标牌,实际上,品牌作为一种差别化的标志,代表着企业的价值观和它所倡导的生活方式,一个好的品牌能通过它的品牌号召力把与它有相近和相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顾客集成在一起,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品牌经济正当时
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品牌仅有华为和联想。
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面是性价比高、有品牌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中国自主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品牌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中国行业报协会执行秘书长刘灿国就表达了电商飞速发展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冲击。刘灿国表示,中国缺乏从大品牌到伟大品牌、从制造到消费全流程培养品牌的土壤,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低价产品过度追求,假冒伪劣产品再次抬头,很多商品为了“迎合”消费者忽略了自己的品质,这不利于我国加速树立自己的品牌。
电商崛起暴露了中国品牌发展的历史短板。过去30余年,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人口红利,中国制造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外资的进入,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工业设备以及广阔的国际市场,国际代工生产模式在东南沿海遍地开花,中国廉价劳动力市场得到释放,国内消费市场也逐渐培育起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业存在于全球分工链条的下游,未来制造业转型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与培育国内市场,没有长远的品牌战略,便很难立足。
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就告别了“全面短缺”的时代,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创业者中,一些富有远见的企业家才敏感地意识到,未来市场的竞争核心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归属于商业组织的一种无形资产,但它的本质还是产品。
“打造自主品牌,是个系统工程。”王东说,一方面,企业、政府、第三方机构有机结合,净化市场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改变政策碎片化现状,做好品牌发展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从质量、创新、诚信、人才等诸多因素出发,为品牌培育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