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广东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快。据统计,截至目前,广东共有“走出去”企业1655家,其中45%选择投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额较2014年增长约120%。在“走出去”的企业中,超过一半是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这类企业尤其是加工制造类企业,往往正面临转型升级、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等困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广东省的产能互补性强,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广东东莞华坚集团是从“转型困境”走向“海外腾飞”的代表。成立于1996年的东莞华坚集团是高端品牌女鞋制造企业。2011年,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涨、国内产能过剩、亟待转型升级的难题,华坚集团决定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分公司。从决定投资到生产,短短100天内,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建立起2条现代化生产线,产出了埃塞俄比亚第一双出口美国的鞋子。2013年,华坚集团再次扩大投资,计划总投入20亿美元建立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埃塞俄比亚)有限公司,预计到2020年,该投资将解决当地3万至5万人的就业。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家综合性大型土木工程建筑公司,也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实体公司之一,1979年就走出国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公司更加积极向境外扩展业务范围,发挥自身产能、技术、资金、经验等优势,在安哥拉、巴基斯坦、肯尼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一大批大型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管理和总承包项目。企业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不仅走出了国内产能过剩的困局,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建造了基础设施,还实现了对境外的劳动力输出、知识输出和技术输出。苏丹港港务管理局总经理贾利勒曾这样评价:“没有中国伙伴,就没有苏丹港的今天。”数十年来,中交四航局承建了苏丹港多个重要工程,将苏丹港打造成为红海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多举措为“走出去”企业护航
“走出去”的企业越多,意味着企业遇到的文化差异、税制不同等问题越多,这给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为帮助“走出去”企业防范和控制经营及税收风险,广东省税务部门与商务厅多方合作,多措并举,赢得企业点赞。“公司在斯里兰卡有一个在建项目,对方要求针对该项目开具建筑业增值税发票,涉及金额600余万元。广州市海珠区国税人员第一时间受理了我们的诉求并立刻作出处理,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备案审批。海珠国税的耐心指导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中交四航局工作人员姚捷生说。
据了解,2016年,广东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同比增长6.5%,实际投资同比增长65.3%,吸收欧美发达国家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4.1%,显示广东的外向型经济优势仍然明显。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局长胡金木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将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广东税务部门与广东省商务厅紧贴企业“走出去”诉求,从“执行协定维权益、改善服务谋发展、规范管理促遵从”三个方面,采取一系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创新举措,进一步助力广东企业“走出去”步伐更宽、更快、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