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奥运开幕前两个月左右,伦敦反匮乏组织War on Want就在You Tube上发布短片,揭露工人在阿迪达斯工厂内遭遇的低工资、长工时、恶劣工作条件及不被尊重。接下来英国媒体披露,阿迪达斯在柬埔寨的工厂使用血汗劳工生产奥运特许商品。7月中旬,奥组委宣布调查此事。而这一系列事件的高潮发生在男子百米决赛之后,抗议者将反对阿迪达斯的视频投影到某栋俯览奥林匹克公园的高楼上,高达65英尺,散场时八万人群抬头可见。
这个投影的口号是“剥削:在这里不可以,在哪里都不可以”,此言蕴含深意。“这里”,当然指的是英国。强调劳工权益保护在该国的历史可谓悠久,早在1920年,伦敦民众就高举标语集会游行,要求每周44小时工作制。而在伦敦奥运的开幕式上,“向工人致敬”是感人至深的主题之一:当火炬进入主会场后,第一个迎接它的是500名奥运场馆建筑工人,以此举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同样地,让工人现场演绎用铁水铸造奥运五环,亦是对钢铁工人表达敬意的方式。而“在哪里都不可以”的“哪里”,则意指阿迪达斯遍及65个国家的1200家工厂。
阿迪达斯这次在柬埔寨工厂是否真的使用血汗劳工生产奥运特许商品,还有待调查确认。伦敦奥组委曾与奥运商品制造商签订协议,要求它们必须为工人提供足够的基本生活保障工资。至于“足够”应该如何理解,而阿迪达斯又究竟支付了多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该厂工人每周工作6天每天8小时,仅获得61美元月薪外加5美元医疗补助;只有当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月薪才会上涨至120美元。阿迪达斯则发表声明:其员工平均月薪为130美元,远高于柬埔寨法律规定的66美元最低月薪。而按照维护工人权益组织labour behind the label的说法,对于家中有两个小孩的柬埔寨家庭而言最低生活工资应该是每月260美元。
各界对于“血汗工厂”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定义。例如乔布斯在2010年坚定表态:“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你去到那里,没错它是一家工厂,但是,我的老天,他们有餐厅、电影院、医院还有游泳池——就一座工厂而言,它是相当棒的。”而倘若我们追溯血汗制度的缘起,它强调的是即使工人获得的日工资不是最少的,但由于回避了工人的集体博弈行为,其单位产品工资有可能被压到最低。因此判断一家工厂是否“血汗工厂”,绝不是看那里是否有泳池,而应该主要考量其工人是否拥有集体谈判的权益保障。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海纳曾表示:“伦敦奥运是阿迪达斯的一次绝佳机会,我们将借此成为英国这一欧洲最大运动服装市场上的领先品牌。” 似曾相识,原来北京奥运前他曾说过“2008年,阿迪达斯要成为中国第一大运动品牌”。结果它非但没成为第一品牌,当年还被李宁超越,且面临严峻的库存危机。而仅凭深陷“血汗工厂”这项,它在英国能否完成历史使命亦不容乐观——英国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非常注重考察劳工标准,据调查,70%的消费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和过渡型国家中的跨国公司应当保证其雇员得到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公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