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和收益方面,新闻官Matthias Lottners说,H&M与I:CO将在这个规模巨大的项目中“共享成本和收益”。“我们将以世界市场价格,以重量计算来支付合作伙伴回收的旧衣物。不过,有些费用要从这项支出中扣除,比如涉及慈善的项目—每公斤旧物向Charity Star捐献0.2欧元。这笔钱会被用于进一步研发技术,以及旧物回收环保意识的推广等。而且H&M也在积极投入,希望解决一些循环利用上的技术难题。”
尽管I:CO以“目前全球计划刚刚开始”为由,并未透露目前该科技公司的盈利情况,但也一再强调,“旧衣回收利用是一门生意,而生意的目的必然是盈利”。
“不仅是环保,更是生意”
目前,这家来自瑞士的科技公司正积极寻找中国合作伙伴。
这与中国市场浩大,却仍处于萌芽时期的现在不无关系。据美国环境保护署估计,2009年美国产生1134万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到2019年这个数量将增加到1587万吨。而根据来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的数据,中国最新的数字是每年2600万吨,远超美国。
根据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的说法,“国内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纺织品被填埋处理,但其中可以重新利用的纺织品和衣物的比例非常高”。
研究表明,多达95%的衣物可以被重新利用,根据其状况可以被再穿着、再利用或再回收。旧衣服经过专业化回收利用,会产生巨大的“剩余价值”。据统计,每吨旧衣经回收利用,可生产0.99吨无纺布或0.99吨分色棉纱,等于节约了1.1吨纺织原料或0.8吨棉花。另外,还节约了生产同等无纺布35%的能源,节约生产同等棉纱20%的能源。按现有生产工艺水平,纺1吨棉纱需耗电2248度,这还不包括棉纱生产过程脱脂、染色等几十道生产工序所消耗的能源、化工原料等,还会产生大量污水。而像I:CO这样的科技公司,就是负责将消费用品进行再加工处理,以符合新的使用目的。
此外,对服装业年产值高达1.3万亿元的中国市场而言,频频爆出品牌无法消化库存的新闻,也让衣物回收循环利用成为一条可行之路。
“我们希望能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并进一步推广旧衣回收、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据Matthias Lottner透露,I:CO公司将于今年10月到上海参与相关会议,并向国人展示该公司系统以及理念,“I:CO所做的不仅仅是环保,更是生意。”
就在H&M推广旧衣回收计划后,有媒体爆出更多诸如ONLY、七匹狼(002029,股吧)、MANGO等服装品牌,甚至是英国老牌玛莎百货,“愿意在中国民间寻找更适合的旧衣回收公司,就地消化”。
这一意愿更多带有成本考量。但现实国内旧衣回收法规空白,且有能力真正环保处理旧衣物回收的公司凤毛麟角。据上海首家持有废旧衣物分类、整理、调剂综合利用营业执照的企业—上海缘源实业有限公司方面披露,很多快时尚服装品牌希望复制“H&M+I:CO”的模式消化库存,该公司目前已承接七匹狼的旧衣回收利用项目。
不过,结合国内现实,该缘源公司目前除“无偿捐献给慈善物质管理中心”外,带来商业利润的“再使用、再循环”仅能依靠“工作人员根据面料进行分类,出售给企业进行循环利用加工成毛、棉纺织面料;鞋包类出售给橡塑皮革企业,做成再生原料;各种纺织边角料、外包装等加工成纺织原料等”,并不真正具备旧物循环利用技术。
威士忌旋风
阮一凡
最近一股威士忌旋风已经逐渐吹进了中国大陆。
回看上世纪90年代初时,当时我在美国留学。在美国,一瓶上好品牌、普通年份的苏格兰调和威士忌十多美元就可以买到;低年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通常也就20美元出头;一百美元就可以买到二三十年老年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了。然而曾几何时,低年份威士忌的价钱已经是当年的两三倍,而老年份的威士忌,更是超过当年5-10倍、甚至某些绝版关厂老酒飙升到天价。除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苏格兰威士忌面临了极大的低潮,很多酒厂都关闭或是停业,而持续运作的厂也减少了生产量,二三十年后,当年生产的酒本就不多,而如今老年份威士忌成为许多上流社交圈炫富的奢侈品,需求量持续上涨,当时酒的库存量,根本无法应付现在的需求,因此老年份的威士忌价格也就呈现了三级跳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