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奢侈品消费抽样调查中,上海的结果是人均花费1000美元,两倍于纽约民众。
一家来自意大利时尚之都米兰的营销公司近日发布了上述调查结果。对于内阁总理“日新月异”的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来说,有一点是不变的——无法抗拒的中国资本和市场。
这也是意大利贸易代表柏思国(Claudio Pasqualucci)不久前能够坐在上海办公室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的原因。他对中资企业收购意大利奢侈品牌的前景持欢迎态度,却也提醒,意大利不愿外资“搬走”其传统的生产线。
“只要有生意做,何乐不为?”他说。
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英国、法国和荷兰),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意贸易额433亿美元,3.9%的增幅扭转了2012年18.6%的负增长。2013年~2014年,意大利国家层面对华推介的主要项目包括家具、服装和机械制造。
今年1月份,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扎诺纳托访华,希望两国进一步拓展环保和清洁能源、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城镇化建设、医疗和社会福利这四个领域的合作。
第一财经日报:在欧盟国家中,意大利目前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除了经贸互动,中国对意大利的投资概况如何?未来有何亮点可预期?
柏思国:如你所说,两国双边贸易量可观,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的主要货物包括一些初级能源产品,二者可谓是重要的战略伙伴。而过去10年以来,中国享受到了进口自意大利的高新技术和机械产品,对此我们感到自豪,比如我的这条领带,其生产环节涉及多项高科技,亦拉动一定的投资规模。
说到中国企业投资意大利,首先我想说,它们很受欢迎,中国目前是全球经济的核心参与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中资,意大利的产业领域应该尽可能地向中国投资保持开放。中国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资本和市场份额,双方还需要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这是关键。
日报:我们发现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收购欧洲奢侈品企业的股份,作为云集了诸多奢侈品品牌的意大利,是否会迎来类似的投资或收购?
柏思国:我们有这方面的愿望,意大利欢迎全新的资本和全新的市场,但我们需要把意大利企业的根留在本土,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岗位。作为一个制造业渊源深厚的国度,意大利需要保留自己的生产线,而不是蜕变成一个完全依靠服务业的经济体。从“制造业+服务”的产业结构来看,这正是中国投资者的契机,之前中意企业的合作成功案例显示,只有先在意大利本土站稳脚跟才能在中国既而在全球获得成功。
说到奢侈品投资,我还想延伸地谈谈这个话题,目前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成品,我们还应该多关注一些生产环节的中间产品,比如面料织物,奢侈品的定义也适用于高科技的原料范畴,这正是意大利企业的强项,我们渴望中国企业“慧眼识珠”。
日报:根据你的经验,中国企业投资意大利面临哪些共性的问题和挑战?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柏思国:互相了解和互相信任可能是最重要的。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欧洲经济构成了威胁,我完全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在中国看到的是巨大的合作潜力。
最近有一个国家出于所谓的信息安全考虑拒绝了中国一家通信企业(编者注:华为)的竞标,我不想说这个国家的名字。在如今全球频发“窃听”风波的背景下,不该将矛头指向中国。当前重要的是,要让意大利企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可信赖的伙伴。(更多中国海外投资信息请关注第一财经中国汇,微信公共账号“ChinaChance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