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慢生活”作为文艺品牌的品牌精神属性出现,但再“慢”,背后也要按照生意的规则进行。“虽然初刻定位是‘慢生活’,但我们的打法是快时尚,快速仍然是产品设计与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许晓辉如是说。
反观许晓辉时期的初刻品牌,无法继续独立运营的很大原因出在供应链上。
“2011年的款相对不成体系,杂乱一些,包括品质也有一些杂乱。”许晓辉说,“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历史短,工厂对我们不信任。”
“相对于茵曼和裂帛这些牌子,初刻最难的地方是许晓辉并不是服装行业出身。他是做互联网的人,虽然有互联网思路和电商思路,但在实业方面的思路和资源显然是有很大欠缺的。供应链方面的不足导致溢价空间被挤压。现在交给凡客是个好的归宿。”电商评论人挨踢客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供应链是生命线
在方建华看来,传统服装品牌的创伤多来自库存之痛,很多人因为供应链管理失控,导致前期疯狂扩充品类、大量盲目的生产和出期货,结果现金流出现断点,死在了库存上。
为保证供应链的健康运营,茵曼坚持两个原则,首先是宁可库存面料,也不盲目生产成大量成品;其次是在设计开发时,没有经过检测合格的面料不能设计款式。同时,茵曼也精简了供应商,从原先的七八十家降到二三十家,降低了管理成本,并提高了管理质量。
与此类似的,早在2012年,裂帛一件衣服从设计稿到制版到拍照,最后运营团队来决定上线还是不上线,整个生产和研发的过程最快只需要两周的时间。
裂帛每周有20款上新,首单时间在2到3个月,快速返单时间在30到40天。
在供应量方面,这些品牌有一个很好的榜样——Zara。
如业内诸多人所了解的,Zara整条供应链、十大环节,整个过程只要15天。
哈佛的案例研究显示,Zara服装的平均售价为全价的8.5折,而行业平均水平为6折到7折。未售出的商品占其库存的比例不到10%,行业平均水平为17%至20%。
哈佛研究论文作者之一的卡斯拉·费尔多斯说:“Zara深知,如果他们无需推出那么大的折扣,就可以在其他方面花钱。他们能看到供应链的这种确定性和节奏带来的好处。”
对国内新兴设计品牌来说,Zara的周期并不能完全照搬使用,因为单是产品研发可能就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
但包含准确市场分析以及急速响应体系的供应链经验是尤为值得学习的。
“如今,流量获取已经不可能再持续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电商作为商业的一个渠道必然回归商业本质,因此产品必然成为未来电商竞争的真正核心。而消费者越来越鲜明的个性标榜和审美主张,导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小批量快速更新产品变成必然趋势,柔性供应链在新型的商业需求中变得至关重要。”派代商学院讲师、上海简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雨涵如是总结。
快速供应链虽然反应迅速,但对品牌质量带来很大考验。茵曼也曾出现过面料开线、易退色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方建华投入500万自建了面料检测实验室,包括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汗渍色牢度烘箱、织物强力机等设备,在设计开发的前端检测面料。
有了供应链和产品质量保证,方建华准备开始走向多品牌运营。除了收购淘品牌“初语”,还计划向鞋、包、围巾、饰品等周边领域渗透。
品牌和电商之间的取舍
过往的经验已经说明,对文艺品牌来说,做品牌比做电商显得靠谱。
专注做品牌的茵曼,在2012年收购淘品牌初语,开启集团化作战第一步。2013年,茵曼销售额为7.6亿元,初语销售额为3.6亿元,茵曼和初语所隶属的汇美集团年度总销售额已达到11.2亿元。方建华预测,茵曼在2016年集团销售额将达到30亿到50亿元。
这一量级并不是打概念牌就可以完成的。对于原创文艺品牌来说,品牌是“世界观”,电商是“方法论”。
主打文艺风、追求简洁舒适着装体验的淘品牌“步履不停”,在初始阶段,和许多淘宝C店类似,整个团队阵容是两个创始人加几个客服。
尽管一年忙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但是在两位广告业出身的创始人看来,类似的C店太多,同质化严重,他们担心,尽管现在这个打着文艺牌的店可以受欢迎,但长期下去有被淘汰的风险。
因此他们搬到杭州注册公司,完善架构,设立设计部、版房、外发生产、运营、质检等部门。在体系架构起来后,“步履不停”慢慢够到了年千万级别的销售额。
这是属于原创文艺品牌的规律,如果脱离这个规律,品牌发展就会遇到很大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