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安踏签约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这也是继中国奥委会、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拳跆运动管理中心之后,安踏拿下的又一项重大体育资源。
或许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安踏近年来品牌和体育资源扩张战略的其中一步;但也有人注意到,这一步具有不同的意义。
此次的签约,之所以让人联想颇多,基于两个层面。
首先直观的是,体操项目资源一直是李宁的“自留地”,是其辉煌的起点。不论是体操王子李宁本人,还是李宁品牌,一直镌刻着体操的烙印。此番体操资源易主,不管李宁是力不从心,还是主动战略撤退,都至少让人觉得安踏的强势。
其实,隐藏在两大巨头身后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二者创新变革的不同成效。2012年,安踏以76.2亿元人民币的业绩,超越李宁的67.4亿元人民币,从营收的绝对值上成为国产运动品牌的“一哥”。同时,基于行业的低谷局面,2012年也被视为二者转型竞赛的起跑线。
安踏由“品牌批发”到“品牌零售”的成功转型,推动业绩及利润回升明显;“体操王子”的重出江湖,重磅邀请金珍君加盟,拿下CBA等赛事资源等一系列组合拳,也昭示着李宁重振士气的决心。
然而,转型成效确实有差别。李宁日前发布盈利警告,上半年预期亏损5.5亿元人民币,安踏的业绩公告要到8月6日才公布,但从昨天的强势签约、股市表现及市场反应来看,其成绩单让人相当期待。
作为行业两大巨头,安踏与李宁各自的转型与整个行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将继续引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转型升级。
在昨天展示的给体操中心定制的装备中,再现“龙”的元素。从签约中国奥委会,从伦敦奥运会到索契冬奥会,安踏推出的“龙服”等装备,一方面体现中国元素,另一方面也是对安踏如今行业地位的诠释。而至少到目前,经过变革的龙头安踏,已经率先再抬头。 陈发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