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中国急剧上涨的人工成本,以及工人阶级觉醒后对福利的要求,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往更低成本的东南亚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家转移,而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些品牌亦将开始尝试将供应链迁回欧洲及美国发达市场,一旦机器人技术成熟,这对本来已经江河日下的中国供应链企业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2015年底,德国体育用品巨头Adidas AG (ADSG.DE) 阿迪达斯集团推出Speed Factory,这一旨在依靠人工智能新工厂被设立于德国,而工厂被认为是Adidas AG阿迪达斯集团面向未来的一个尝试。
尽管Adidas AG阿迪达斯集团表示,这一创新工厂并非为了解决日益上涨的劳工成本,而仅仅是为了满足个性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的新尝试。但是,包括全球最知名的公司Apple Inc.苹果公司在内,众多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开始计划,甚至实施将生产部分回迁的行动了,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中国供应链企业都开始犹豫税收补贴、独特的资源将工厂转移至发达国家。
如果时间回到2015年底,Adidas AG阿迪达斯集团并非试图用机器人取代高成本人工的言论很容易令人信服,但是,2016年初,东莞兴昂鞋业有限公司的关厂转移成为中国供应链衰退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约2000工人因此失业,产能转移,曾经托起中国纺织业出口的75%份额的珠三角制造业荣光不再。
据研究机构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波士顿咨询集团长期追踪各国制造业成本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长两倍,从2004年的的4.35美元/小时增加到2014年的约12.47美元/小时,而及至2015年,中国制造业劳工成本已经占据总成本的12%,与欧洲的波兰14%非常接近,而美国劳工成本为总成本的18%,与此同时,美国制造业成本在2004年-2014年10年间增幅不到30%至22.32美元/小时。据BCG估计,如今在美国平均花1美元生产的东西,在中国需要花费96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