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中国赢了,中国的商业服务业也赢了。社消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4.3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年均增长15.4%;覆盖城乡的流通网络基本建立,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兴起并快速发展,市场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其中,既有“中国力量”的崛起,涌现出了苏宁、国美、百联、大商等千亿级的本土零售巨头和一大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区域龙头企业。当然,也离不开每年门店数和销售额都以两位数增长的、以沃尔玛、家乐福等为代表的外资零售企业的贡献。
据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系统统计,截至2009年底,外商投资零售企业营业收入72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零售业营业收入的18.7%。外资零售企业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国内消费的重要经济力量之一。
不容否认的是,近几年来,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似乎遭遇了一些尴尬,什么“价格欺诈门”、“关店撤出门”、“绿色猪肉门”等等负面事件常常困扰着他们,也导致社会上出现了类似外资零售企业“光环褪去”、走下“神坛”等假象的评价。
事实上,这不过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行战略调整的一些小插曲,以及在自身发展目标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双重压力下的个案扭曲而已。就正如逐渐崛起的“中国力量”目前也面临着各种转型一样。
入世的十年,是中国零售业内、外力量交替成长的十年。发展至今,似乎也进入了一个胶着陷阱期。要想进一步巩固入世开放成果,内外兼修、协调发展或许是条必由之路。正如有专家所言,一定要做到“放而有度、管而不死”,形成一个中外融合时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交替成长
超前的零售业态、先进的经营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极具市场影响力的跨国品牌,凡此种种,无不让国人对于刚入世的中国零售业深表忧虑。尤其是业内无人不知的“麦肯锡预言”,听起来更是让人揪心:“中国入世五年内,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
可喜的是,中国零售业用十年时间培育起了真正的“中国力量”,用无可言辩的事实强有力的回应有关机构的预测。财大气粗的沃尔玛们并没有横扫全国,国内的零售企业在“与狼共舞”中完成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的飞跃,并诞生了苏宁、国美等千亿规模的零售巨头。
仔细梳理有中国零售业发展“晴雨表”之称的“中国连锁百强”近十年来的榜单,中国商报记者发现,尽管不乏类似天津家世界、江苏时代超市等当初的骨干企业在正常的市场竞争和行业调整过程中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今天位列榜首的苏宁十年间销售规模和门店总数分别增长了39.1倍和14.7倍。国美也分别为25.1倍和16.0倍。
更重要的是,十年前,有很多不被看好甚至才刚起步不久的地方性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各区域的龙头。像北京物美、广州百货、福建永辉、安徽徽商集团、山东家家悦、武汉中百、湖南步步高、重庆商社、成都红旗等,不仅成了中国零售业的破具特色和最具活力的群体,同时也成了各地方“活内需、促销费”的重要力量。
而入世当初被业界惊呼“狼”的外资零售企业,尽管没有很好的完成麦肯锡的“历史使命”,但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以及从本土零售企业身上“偷”来的技艺,在这十年来也发展迅速。
在入世当年的“百强”榜单中,入围的外资品牌也就4家,而在2010年榜单中,却增加至19家;销售规模也从2001年的70.5亿增加至2010年的3036.7亿,增长了40多倍(而这其中还不包括在法律上视为外资的华润万家)。尤其是2003年才入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的沃尔玛、家乐福以及后来靠并购乐购进入中国市场的“后来者”特易购和“后起之秀”大润发,发展更是势不可挡。
据了解,截止12月6日,沃尔玛也已在中国21个省(市)的33个城市开设了358家商场,其中80%的商场地处中国一线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家乐福进入中国16年门店数也超过了200家。大润发尽管在门店数量上不及前两大巨头,但在销售规模上却已稳居外资零售企业头把交椅的位置。
胶着陷阱
的确,入世的十年,中国零售业并未被预言言中,相反呈现出了内、外资交替成长的局面。发展至今,又进入到两种力量的一种胶着的调整期。而伴随着近几年外资零售企业负面事件不断的发生,似乎还落入了一种假像的“陷阱”。
从1992年我国零售市场的试点开放,到2001年有条件的开放,再到2004年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在华的拓展也日益深入。尤其是全面开放后,外资零售企业的羽翼也逐渐丰满。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他们完成了从合资到独资,从一线到二三线,从单一业态到多业态并举的华丽转身。
在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的乏力。这不过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需要注意、调整罢了。毕竟,中国的消费环境变了,零售格局变了,而在中国摸爬滚打近20年的外资自身也变了。
诚然,近几年,伴随着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国力量”的不断崛起,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速度不如以前,该进入到一个战略调整的十字路口了。但以品牌、技术和管理作为支撑的外资商企在运营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依然不能忽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数据显示,外资超市品牌的单店销售一般都在2.3亿元以上,而本土零售企业的这一数据仅为1.7亿元。“现在本土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外资差距比较大,这有自身投入不足的问题,只学到表面,这是企业要反思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如是表示。
另外,本土零售企业与外资相比起点不同,融资能力、融资环境等方面有差距,制约了其长期投入获得后续发展。这也是比较突出的。
更何况,中国零售业格局、生态以及规则的变化,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同样面临挑战。而“中国力量”的成长也是相比较自身的纵向发展而言的,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横向比较,的确还很难有什么优势可言。
家电连锁应该算是中国零售业本土力量最强大的堡垒,在苏宁、国美等为代表的本土力量的夹击下,外资家电连锁迟迟不敢侵犯中国市场,山田电机姗姗来迟,也苦于打开市场;百思买尽管先行一步,最终也不得以关闭了其在华的所有门店。但不容否定的是,无论是百思买,还是山田电机,它们全自有员工促销、全按品类陈列以及全买断自营的模式,却正是“苏美”当下甚至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致力于转型的方向所在。
而且,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本土零售企业发展确实不够专。不否定,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主导趋势,也成为本土零售企业抵御外资的有力武器。但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非相关多元化扩张,其中房地产最受青睐。
反观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企业,尽管他们也都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从大型综合超市到便利店一应俱全,但都是专注于流通功能的横向或纵向的业态组合。世界绝大多数大型流通企业都专注于主营零售业务,2008年全球前10强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均在97%以上。
难怪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唐韶娟表示,在下一个十年,她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连锁总部的掌控问题,另一个便是本土零售企业过度多元化的问题。
另外,说起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稍作梳理不难发现,除了家电和家居连锁外,其他业态再没有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企业。即便是入世当年还稳居“中国连锁百强”前两位的联华和华联,也随着百联的重组而退守华东一隅了。而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哪一家不是如鱼得水的全国扩张。
或许短期内这还不是什么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可能真的值得思虑。麦肯锡全球董事陈有钢就曾对中国零售业“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表示担忧。
交融发展
看来,对于中国零售业中、外力量的真实情况,我们一定要有个客观、清楚的审视。当然,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包括外资零售企业在内的中国零售业长远、健康、有序的发展。毕竟,经过近20年的开放发展,外资零售企业业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消费,不仅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而其中,内、外资零售企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洪涛认为,外资在流通领域所有制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管理。过去是“超国民待遇”,现在是“国民待遇”,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强了管理,实际上是把外资零售企业当成了“家里人”了,按家法进行管理是“自家人管理”,这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何内外兼修、协调发展?首先就得改变“重生产、轻流通”的理念。尤其是当时在入世谈判中,国内零售业的开放是作为中国保护战略性产业而可以牺牲的“交易筹码”,而今天当国内市场以消费为发展主战略时,零售业一定要上升为新的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产业。
其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大量的零售市场规则。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曾表示,“回顾入世的十年历程,最大的意外是地方政府对于外资商业有着出乎意料的热情,最大的遗憾是《商业网点管理条例》至今尚未出台。”规则缺失可见一斑。
而且,党中央一再强调,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总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并重,鼓励有条件的商业企业跨国经营。这就更需要我们不仅要加紧制定国内游戏规则,更需要从遵守国际规则实现到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转变。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也指出,“未来十年,中国零售业的开放政策是不能变的,而加快流通中的立法,让中国零售业在法制环境下健康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对于零售企业自身而言,其突破口就在经营和业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