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征程,摘下硕果累累。
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飞速发展期。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企业是被环境裹挟着前进。大部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迹的服装企业创始人因抓住了历史机遇,也凭着拼搏吃苦的精神和规模化效应取得了如今的成功。
然而,摆在中国服装行业和企业面前的,仍有一些曾经被忽视、如今必须直面的短板,它们大多属于民营企业。尽管近年来政府在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目前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外部经营环境不理想、企业融资困难大、人工成本上升较快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像过去那样依靠低成本和低价格打开市场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当外部环境变得不再温情脉脉,企业家们就需要静下心来,寻找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成长优势。于是,“转型升级”已成为包括服装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的共同话题。这不是挂在嘴边的空话、套话,对于每个企业经营者来说,它必须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野蛮生长、店多为王的时代正在消逝。对于目前的服装企业来说,发现自己的短板并加以弥补已迫在眉睫。
短板是什么?
心态是短板之一。不可否认,这个行业不乏投机者。它们今天看房地产行业热门就“投资”房地产,明天看到股市行情不错也大玩一把,这是企业对投资、品牌以及专注精神理解不够的表现。多元化是个好东西,但老本行仍是根本,专注成就专业。企业家的心态需从“投机”走向“投资”。
专业知识是短板之二。不可否认,消费者越来越成熟,服装行业逐渐出现了专业壁垒,外行人已很难轻易获利。品牌经营者们需要吸收一些真正属于时尚领域的知识,比如文化,比如感觉或品位。
品牌运营是短板之三。不可否认,中国服装行业的老板大部分都不能算作真正的服装品牌经营人,他们大多从生产、批发、外贸起家,很多仍属于夫妻档、大作坊,尚未建立现代化企业体系。
它们需要从“管理”走向“运营”。对于服装企业来说,管理职能大多由行政、人事、采购、生产、物流等部门完成,而运营则包括产品研发、企划、推广、陈列、买手、总监等部门和职务。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率,运营则为企业带来利润,运营重于管理。
未来中国的服装企业将遇到的瓶颈不是管理,而是运营。其他行业的企业已经总结出很多可普遍应用的管理知识,人力资源、采购、生产管理、财务等业务都已标准化,即使服装本行业管理人才短缺,也可以“借用”其他如IT行业的相关人才。而运营人才必须真正拥有职业性、专业性、行业性的复合能力。产品研发、买手、品牌总监、陈列、企划、推广等业务人才都是目前服装品牌企业所欠缺的。
服装企业能否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抓住机遇,取决于企业改制、增长方式转型等方面的效果。今天增长率的减缓,也许意味着明天更大的进展,企业家对此应充满信心。而如何真正落实好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也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