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化纤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化纤发展之路”论坛纪实
2013年10月18日,“全球视野下的科技化纤发展之路”论坛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和中国(萧山)化纤科技城管委会共同组织召开。论坛旨在站在全球化纤产业发展的趋势及模式基础上,研究探讨浙江化纤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尤其注重分析化纤产业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所需的要素配套和路径选择,通过“政产学研资介用媒”等各方专家的研讨,为中国(萧山)化纤科技城产业平台的建设出谋划策,为化纤产业的发展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端小平(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
目前化纤产业已经基本见底,不会再下挫,但可能在谷底维持现状两三年,并不乐观。为什么?
一是产业利润往上游转移严重,利润分布严重失衡,主要是PX,如果现状不改变,整个涤纶行业都将为PX打工,且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况下。
二是化纤产能处于惯性增长通道。卷绕头是核心的部件,国内主要被欧瑞康、日本TMT和纺科院等控制,几家都是有序放量,牵制下游化纤产能扩量。目前,欧瑞康的订单已经到了2015年,所以产能还将惯性增长。
三是纺织服装产业出现新的变化,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对国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国际市场不景气,直接导致出口量下降;纺织业正向新兴国家和东南亚国家转移,使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形势低迷;服装行业已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电子商务、虚拟经营等使纺织服装品牌去库存化,这些都对上游化纤产品的销售和库存产生很多不确定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化纤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工程院姚穆院士引用了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到2050年全球的纤维加工总量会达到2.5亿吨,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将达到1.7亿吨。现在化纤产能仅9千万吨左右,大量集中在服装用和家用领域。当前产业发展不振,是全球性经济问题所带来的需求萎缩造成,根据预测空间还很大,接下去化纤产业就是怎么调整、怎么发展的问题。
赵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
首先,需要为化纤产业正名,尤其是涤纶。公正地讲,涤纶纤维是非常好的材料,不论是用途和性能,都有其优势,今后还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涤纶占化纤总量的60%至70%,而棉花不可能替代那么大量的涤纶。
其次,化纤科技城是一个产业平台,属于“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其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甚至创造市场需求。对于研发平台的建设,要先明确定位和投资主体,这对未来的运营有很大的关系。建议以企业为投资主体,这样效率更高。
最后,龙头企业需要承担起领头雁的责任。这一轮肯定面临着残酷的市场洗牌,大浪淘沙后,像荣盛、恒逸这样的“航空母舰”会更具竞争力,但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单打独斗就能赢的,需要产业链协作,要融合,大量中小企业需要跟着“航空母舰”一起出海。
陈文兴(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
我国尤其是浙江化纤产业发展是值得骄傲、令人敬佩的事情。我们从无到有,形成现在的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完整的产业链,这里面尤其要感谢大量民营企业家的加入,加快了这个进程。
化纤产业对未来的发展要有信心。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化纤新用途的开拓,化纤的消费量必将提高,化纤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当前化纤产业的发展存在内外两方面的问题。从内因来讲,化纤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投资、交钥匙工程、购买成套的设备发展起来,缺乏真正的原创性、颠覆性的创新积累。从外因来讲,我国面临着化纤资源、环境保护、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外部压力,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我国化纤产业发展的困境。
科技化纤的发展模式要更加注重成果转化率。目前,科技化纤领域研发出来的新材料不计其数,但一方面真正拥有重大创新的成果不多,另一方面是成果产业化的很少。科技化纤要真正加大研发投入,要真正围绕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重大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而且要让科研成果产业化后实现盈利。
企业的发展理念要转型升级。深入转变企业内部的体制机制,真正重视企业的研发工作,而不只是简单的立项争政策争国家的补贴,最终没有很好地实施项目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