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国纺织类高校和企业、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人才流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符合我国纺织机械行业需求的各类人才。
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纺织机械与纺织工艺、自动化、材料等相关学科结合非常紧密,而学科交叉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纺织机械行业的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应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纺织类高校应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三个层次。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联系工程实际课题,进行相应的科学试验、研究和开发工作,使学生在理论基础、科研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成为胜任较高层次科技工程的高级技术人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组织科学研究、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并取得具有学科特色或科技创造的成果。校企联合的博士后培养机制是培养人才的另外一个层次。纺织机械企业的博士工作站应与纺织类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加强合作,推动博士后的联合培养机制,使培养的博士后更加符合行业的需求。目前,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与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已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博士后课题来源于企业,企业和高校各选派一名博士后导师,以博士后项目为纽带,优势互补,推动了校企的产学研合作。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协会不定期统计发布我国纺织机械企业现有的博士后工作站、纺织类高校现有的博士后流动站,推动校企联合的博士后培养机制。国家人事部设有中国博士后基金,部分省市也设有博士后基金,企业和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博士后资助政策。
纺织机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基本从事纺织机械的课题研究,而且对纺织机械行业也比较熟悉,其职业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是纺织机械行业高端人才的最佳人选。然而,要使纺织机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进入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工作,除了培养其对纺织机械行业的关注与兴趣以外,还需要纺织机械企业提供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除了这些培养机制外,在职人员进修也是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因为针对在职人员的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行业或企业集团的需求,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企业,可以促进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在职人员的学位进修主要有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两类,此外,还可以开设非学历培养的研究生课程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以“进校不离岗位、教学方式灵活、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适合我纺织机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报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需要大学本科毕业3年或3年以上;获得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学制2.5年至4年,利用双休日或定期集中学习。须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初试科目为英语2、综合能力测试(含数学、逻辑、写作)。由教育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此外,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研究生课程班,制定的课程方案应体现企业需求、行业最新理论和技术、行业发展动态等内容,由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授课。修满规定学分后,颁发研究生课程班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