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正文

本土快时尚企业亟须补短板 转型“品牌创造”

时间:2013年03月12日来源:慧聪服装网作者:

本土快时尚企业亟须补短板,转型“品牌创造”。但事实上,时尚产业并非限于此,而是由制造业向创造业、由单一功能型到多元化元素的转型。

    这背后,其实是七匹狼正吹响向时尚产业进军的号角,而该公司与华谊兄弟全面合作,从影视广告到明星代言等,被外界评价为迄今为止服饰企业与影视圈最大宗的整合传播。

    实际上,近几年来,中国服装行业已开始了自下而上向时尚转型的跨界运动,再加上政府对时尚产业的扶植力度呈现加大趋势,各大服装企业争先转战时尚界,目前,上海时尚产业的总支出和增加值都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发展。

    事实上,在国外,这种服饰品牌最终发展为时尚产业集团的运营模式已经非常成熟。

    比如,香奈儿除了做服装,也做化妆品,还在日本银座开了香奈儿餐厅,最终这些业态结合在一起形成香奈儿的时尚产业;爱马仕和古驰也是如此,从服装到咖啡店到酒店,形成独具特色的时尚品牌和产业。

    不同于国外以奢侈品品牌为起点起家的时尚产业集团,国内的时尚产业更多是以快时尚风格的服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美邦服饰、宁波太平鸟服饰等是较早开始转型之路的服饰企业。以太平鸟服饰为例,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2000年就提出“不做服装做时尚”的经营理念,基本只保留最核心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开发以及终端营销网络两块功能,其余的如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甚至部分销售门店的搭建等,都采取了外包的形式,太平鸟也是国内第一家与ZARA深度合作的服饰公司。

    “快时尚更偏重于休闲,其实谈不上是真正属性的时尚业,或者说是时尚业的雏形。”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虽然说美邦、太平鸟在国内已经是ZARA等快时尚品牌最虔诚的“学生”,并且不断推出时尚系列品牌和产品。但是,投入成本剧增、管理难度加大、盈利回报周期拉长等问题无一不是重大考验,风格不稳定、加上经常价格打折促销,品牌直线下滑,给人低端的感觉。

    这方面做得较好的,要数韩国品牌衣恋。广东时尚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凯洛对记者说,仅从服装风格和整体店铺的设计来看,中国企业就没有像衣恋这样把握得彻底。衣恋在其他多元化的业态把握中,也牢牢抓住了时尚的元素,比如时尚餐饮、时尚酒店等。

    “看似跨界,实际上是同界异业。所谓同界是指,无论服饰还是餐饮,都是在时尚领域做文章,异业则是指两者都是时尚之下的不同业态,在不同业态之下,品味与设计,基本要素与美学提炼都得到延续,优势也能得到传承。”李凯洛说。

    今年年初发布的《2012“中国时尚指数”白皮书》首次揭晓了服装、珠宝、腕表、化妆品香水及汽车等五类奢侈品品牌在中国20大城市的“品牌渴望地图”。似乎告诉我们国内对于时尚的理解囿于奢侈品层面。但事实上,时尚产业并非限于此,而是由制造业向创造业、由单一功能型到多元化元素的转型。

    李凯洛还表示,欧美的时尚产业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竞争力,正是因为过去百年在品牌中演绎出来的文化,做到一定程度,时尚产业就是文化底蕴的反映。

    作为一个蕴涵文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国内时尚企业在文化、设计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都存在着短板,这导致中国时尚产业“大而不强”,只重产品不重品牌,仅有数量欠缺质量。

    上述人士还认为,中国与欧美时尚产业领域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缺乏影响世界的品牌;发展土壤“肥力”不足;产品缺乏差异化,导致中国时尚产业只是一个“产品制造”产业,而不是一个“品牌制造”产业。

    “并不能说国内时尚产业没做好,是时间太短。”UTA时尚管理集团CEO杨大筠对记者说,以快时尚服饰为例,2000年以前,他们几乎都是做批发,到了2000年以后,才意识到做品牌,做附加值。而且很多快时尚品牌做不大的原因是消费群体成长后,品牌没有与消费群同步快速成长起来,导致被消费者抛弃。

    营销专家李光斗在一篇营销文章中写道,服装行业的本质就是时尚,服装企业从制造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品牌年轻化、与艺术结缘、制造时尚话题、营销为王、学会讲故事、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等等。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