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正文

把脉本土体育品牌巅峰后急速下坠的“病因”

时间:2013年04月15日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

把脉本土体育品牌巅峰后急速下坠的“病因”:大批发模式,高库存恶因早已种下;品牌定位失算,"年轻一代"不认同;低成本优势不再,利润变薄;缺少战略支撑,国际化道路不畅。

  "病"三:低成本优势不再 利润变薄

  据《深圳特区报》记者在深圳部分门店调查发现,市场上国产体育服饰的同类产品和国际品牌的差价一般在90元至150元之间。这意味着,如果成本相差不大,国产服饰每件的利润会比国际同行低100元左右;如果双方在同样的市场层面竞争,国产品牌则已经被逼到了价格的"死角"。

  国际品牌的品牌优势会给本土同行带了何种压力?中欧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认为,压力首先来自于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之前,一些中国企业的确有成本优势,但目前,一些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的贴牌工厂已经没有区别,大家的成本相差不大;与此同时,一些外资品牌还逐渐把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因此,"低成本"可能成为了"过去时"。

  记者从珠三角和福建一些服装代工企业获悉,尽管服装行业正处在"去库存"阶段,很多工厂已半停工。但只要恢复生产,企业主立刻发现工人的工资已经上涨。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是内资品牌的噩梦,因为它们价格本身就低,终端价格上的议价空间不大,当成本提高,利润必然更薄。

  "病"四:缺少战略支撑 国际化道路不畅

  不断下滑的利润和不断关闭的门店,都被外界视为李宁品牌国际化失败的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了李宁在内的中国运动品牌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一直位居中国运动品牌老大位置的李宁,也抓住了这次机遇--除中国体操、跳水、乒乓球、射击队等的长期赞助商身份,李宁还迅速签下了西班牙、阿根廷男篮队。北京奥运会前后,市场上流传着一句话"中国穿耐克,西班牙穿李宁"。

  有了这次成功的机遇,一直就梦想着塑造一个来自中国全球品牌的李宁,2009年正式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并在新加坡、香港开设李宁牌羽毛球产品专卖店。

  时任李宁的CEO张志勇曾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一个论坛上透露:"李宁已经跨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最终目标要做全球品牌。"李宁战略计划里也清晰地写着:2013~2018年,李宁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随后,李宁公司开始更换新标识、新品牌口号。并提出2009年~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2014年~2018年为全面国际化阶段。然而随着库存危机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加上"90后"牌的失灵,李宁开始一步步滑向"深渊"。

  在国际化道路上,李宁和众多中国运动品牌,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缺少战略支撑点和品牌号召力。李宁在中国体育品牌企业走向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也是所有豪赌海外市场的本土品牌都要引以为鉴的。

  运动品牌向来是欧美国家占领主导市场,首先这些国家的运动经济体制和文化比较发达和先进,所以造就了众多影响世界的运动品牌。而中国相对比较薄弱,很难在运动文化上超越欧美国家,所以中国运动品牌要想向外输出自己的品牌,获得国际品牌溢价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