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正文

中国时装设计走向世界关键在于文化

时间:2013年04月22日来源:中国服饰新闻网作者:

不同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不同角度,服装能反映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倾向。中国历史悠久、成就很多,无论是人文历史、景观等,都可以融合到现在中国的设计中。

  【出路】

  海派文化助中国设计走出国门

  问:本周,东华大学在“环东华时尚周”上发布了“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希望为上海本土品牌的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海派时尚扎根于上海的海派文化。您觉得今天我们讨论海派时尚、海派文化对我们的服装走出国门有意义吗?

  刘晓刚:我们以往发布过服饰流行趋势,这次发布的是以服装为主的时尚流行趋势,强调的是“海派时尚”。我们认为,上海如今的城市发展具备了发布海派时尚的文化基础。海派时尚以海派文化为引领,将时尚溶于文化中,以设计来表达时尚。此外,我们还开通了与《流行上海》一书配套的“流行上海”网站。这个网站刊载了该书的主要内容,汇集了大批海派设计师及其作品信息,业界人士及普通大众均能免费查阅网站的最新时尚潮流趋势分析报告。

  卞向阳:服饰的发展与文化及文明的传播有一定关系。

  17世纪至19世纪,英、法两国国力强大,文化影响力也很大。而意大利一直在跟着法国时尚走。到了上世纪30年代,意大利政府开始强调要振兴本国服装产业,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扶持意大利的本地面料和本地产品。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马歇尔计划,美国人大量到意大利采购服装和面料,而法国正好处在二战的恢复期,无暇顾及其他。到了70年代以后,米兰服装才开始变得闻名遐迩,意大利设计师开始在全世界受到瞩目。

  再以美国为例,美国在50年代后期,也有一个文化自兴运动,设计师开始强调本土文化,让美国人感受到本土品牌是真正为人民着想。从那以后,全球才对美国服装品牌有了很高认可度。

  让西方社会接受“中国元素”

  问:中国出现“设计师品牌”已经有30年历史,我感觉,中国设计师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表现得十分努力,出现了不断向上的趋势。但要真正走向世界,这些设计师总感觉还差了一口气,您觉得这口气是什么?

  刘晓刚:目前来看,中国设计师走向世界主流市场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在国外服装企业任职,或者在国外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不俗的专业表现或经营业绩,让自己的才华被世人承认,比如迪奥等国际大牌中就有中国设计师的身影。严格来说,这些渠道只能说是存在,难以说畅通。这主要还是一个文化和审美的问题,个人专业技术不是主要障碍。因为服装是一种含有大量文化内涵的商品,要让西方社会接受中国设计师,首先要这些设计师能够驾轻就熟地表现出西方人普遍接受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趣味。虽然他们的设计中可以加入“中国元素”,但是,这些“中国元素”应该是西方社会喜闻乐见的,并且能承载于具有实用功能的服装商品之上。

  中国人对于在国际性公开场合出现的中国设计师作品欢呼雀跃,出自本民族的自尊和热爱。一般来说,国外市场对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关注,远不如中国人对此的关注程度。他们的这种关注往往出自好奇,但好奇和接受不是一个概念,人们可以因为好奇而欣赏,但未必因欣赏而接受,他们可能因为看不懂这些设计中的文化符号而难以真正理解。比如,中国人热衷与崇拜的“龙”,对外国人来说也许只是一头怪兽,如果希望他们透彻理解其中的中国式文化内涵就近乎奢望了。所以文化是关键。

  结合“中国元素”得了解中国文化

  问:您刚才提及中国设计要走向世界,文化十分关键。近年来,一些中国明星在出席国际电影节时穿着具有中国元素的礼服,如龙袍装、仙鹤装、青花瓷装等。但设计师将中国元素用这种浮夸的方式展现在衣服上,标榜自己,这是否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是否一定要采取这种方式?

  卞向阳:将中国元素设计在服装里有很多方法,像龙袍、青花瓷装属于纯粹的符号设计,也是中国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一种方式。但是,我更提倡把中国元素同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时尚元素等结合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更加自然,更好看,这是将中国元素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比较高的层次。

  不同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有不同角度。服装能反映设计师的个人审美倾向。我希望中国设计师应该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元素有更多的挖掘。中国历史悠久、成就很多,无论是人文历史、景观等,都可以融合到现在中国的设计中。中国现代服装设计相比国外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会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我们对中国设计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加努力。

  问:那么您觉得中国元素运用到服饰设计中完美呈现方式是怎样的?

  卞向阳:要让外国人认可并接受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首先要让中国国民都认可,都愿意穿在身上,否则不现实。

  问:中国元素对中国设计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没有中国元素的设计难道没有办法推向国际吗?

  刘晓刚:我认为,“中国设计”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中国人的设计”,确切一点说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担纲的设计;二是“中国式的设计”,就是以中国传统样式为范本的设计。前者并不刻意强调所谓“中国元素”,而是关注设计主体的国别属性;后者应该有较典型的“中国元素”,强调设计元素的灵感或取材都取自于中国。事实上,外国设计师也可以使用“中国元素”完成设计,如伊夫·圣·洛朗、约翰·加利亚诺等国际服装设计大师都曾在多次时装发布会上,采用大量以典型的“中国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服装系列,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夺得了无数人的眼球。那么,此类设计算不算“中国设计”呢?或者说属于哪一类“中国设计”呢?因此,这个问题中的两个说法不能简单而论。

  当然,如果从设计结果的外观特征上来看,具有中国元素的设计更容易被辨认出来,被人们说成所谓“中国设计”。习惯上,如果按照设计师的国籍来看,中国设计师采用中国元素完成的设计往往被称为“中国设计”,外国设计师采用中国元素完成的设计被称为“中国风格”。

  有时,两者往往难以明确区分。因此,要使中国设计师“真正融入西方设计的主流”,与是否必须带有或必须摒弃中国元素并无完全直接对应的关系,关键在于能否把来自中国的设计素材处理得合乎国际审美标准和时尚流行趣味。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