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的中国外贸,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时集体反思,由此促成的外贸结构调整给中西部带来了机遇。
然而,记者在第八届中博会上发现,尽管目前在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中部省份已不满足于只承接东部的订单转移,开始考虑产业的后续发展,积蓄自己的竞争新优势。
只剩二十年?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中西部产业的发展可能持续的时间是20年。”换言之,中部凭借成本比较优势从东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争取机遇的时间最多也不过20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辉在一场论坛中的发言,给中部省份提了个醒。
即便如此,中部省份在各种资源的成本方面已经显现出与东部差距缩小的趋势。“要素成本上涨是导致本轮产业转移加快的最直接动因”。王辉告诉记者,近两年,中部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实际增速明显加快,农民工工资中西部的增幅高于东部。数据显示,2011年时,中西部与东部的平均工资差距就从2005年的15%左右下降到3%左右。“中西部省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被侵蚀,而且未来这样的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能源原材料成本攀升、中西部与东部区域差异缩小上。在东部外贸企业看来,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保持优势的时间可能更短。“已有国外客户向我们提出去东南亚办厂的建议。因为他们已在那边开设了一些配件工厂,希望产品线更完整。况且当地工人素质已有所提升,在人员成本、关税方面还有优惠。”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户外休闲用品生产的出口企业,前来参加外贸订单对接活动的公司副总经理范成青表示,在中部寻找合适的订单承接企业,除工厂硬件外,他们更关心企业的管理是否规范,品质把控环节是否严格;另外,物流是否便利也是考量的主要指标。
机遇不能坐等
对于上述忧虑,中部省份是有思想准备的。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戴松军表示,“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出口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且“有力推动了全省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但他也强调了河南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转型升级的想法。
招商瞄准境内外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是河南在这方面的重要抓手,对于出口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创新政策,加强协调。富士康从注册到开工投产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被业界称为“河南速度”就是例证之一。
“河南重点承接了以智能手机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智能手机制造和电子部件全球采购、国际分拨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和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戴松军说,河南还把承接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不仅要承接订单转移,更要承接产业基地和集群的转移。
王辉也认为,深入推进区域产业转移,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和政策引导,也需要地方层面转变职能、建立机制和有效集聚。“产业转移不是一转了之,需要深化区域分工和协作,实现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