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佩里斯花纹转移到面料表面的过程,其中总少不了一双稳定而熟练的手,用画笔描绘出色彩和纹样。而要呈现在立体结构服装上,这些花纹的布局仍需凭经验与实践反复权衡。在 1990 年代就已转型成为设计师组合的 Eley Kishimoto,最初也是 Louis Vuitton、Marc Jacobs、Alexander McQueen 和 Jil Sander 等品牌爱用的印花设计师,其主创者马克·艾雷(Mark Eley)出生在英国南威尔士的一个小镇,从 13 岁起便开始学习传统印花技术,家族世代从事印刷业。
手绘图案、制成模版、套色印刷、印花面料生产所需要的不可忽略的起始印刷量……这些无不决定了,传统印花面料从诞生到制成服装,必然要走过一个不那么短暂,需要慎重决定的历程。另一方面,套色可达到的丰富程度通常也局限于 6-8 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设计师无疑需要反复面对可行性难题,传统印花的运作模式,与当下世界显然是不够匹配的。
数码印花技术则截然不同,它可以实现在多种面料表面的照片式打印。以 Heltmut Lang 为例,2010 年,设计师尼可·康罗弗斯(Nicole Colovos)和迈克尔·康罗弗斯(Michael Colovos)使用的印花图案,是他们用 iPhone 拍摄的旅行图片。他们直接将其直接输入到电脑,用制图软件做后期处理,再打印在面料上。
对于设计师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私密体验也可以直接转化为设计动力。Akris 的 2009 春夏系列也是如此,其中的印花主题是设计师看到的一张花园池塘的照片,此后一年的秋冬系列里,湖泊、山川也出现在了印花设计中。“我想要更神秘一些。”设计师阿尔伯特·克里姆勒(Albert Kriemler)说。为达到这个目的,他用图片处理软件改变了照片中自然景观的色泽和肌理,再截取其中的局部,将之作为纹样印刷在针织面料上。
一时间,设计师的视野得以开拓,也正因为如此,过去两年间,人们看到了那么多星云、宇宙、海洋、宗教题材的数码印花设计。这种现象与手工艺的强烈复兴,代表了时装界寻求突破的两种欲求。回头扎进手工作坊那代代相承,耗时费工的手工装饰传统,是品牌确立自身地位的一种手段。它负责追溯过往。
而数码印花的大量使用,则很符合这个重视分享性,需求多元而节奏更快的世界,它们给品牌打上容易辨识的潮流记号。只需不太大的一笔费用预算,就能获得无限恢宏的效果。
美国凤凰城艺术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数码印花时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