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到了,学校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氛,告别母校,莘莘学子们即将奔赴职场,面对社会,他们有怎样的际遇?在就业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困惑?
在前段时间热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高校校园成为青春的代名词,在那里我们都曾经挥洒过热情、欢乐、汗水、泪水……那里留下的回忆是永不褪色的,但毕竟也终将逝去,最终学子们将面对的是成为社会人的一天,而成为社会人的必经之路就是就业。面对2013年的就业,毕业生们做好准备了吗?
2013年就业“人才挤挤”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3年全国将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
“不在投简历的路上,就在去面试的路上。”今年的毕业生们面对着庞大的就业队伍竞争激烈程度非比寻常。
每一届的毕业求职季从上一年的9月份就开始了,大部分企业会集中通过网络招聘与校园宣讲会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园招聘。进入2013年3月份,很多大型企业的校园招聘基本结束,大量中小企业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同时研究生考试结果公布和公务员考试结果公布后一大拨应届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这时就业又产生了一个小高潮。据招聘网站统计,从招聘网站毕业生投递行为上来看,三月份以后,虽然签约率不高,但是总的求职意愿也相对较低,应届生投递量下降。
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过剩”。
这种现象直接体现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就是各种高端职业经理人的欠缺、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的紧张和工厂流水线工人的招工难。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两年经济环境的变化,纺织服装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企业更愿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有经验的职场成熟人才,而作为职场“菜鸟”的应届毕业生,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培养,能提供漫长的实习岗位已属难得。这也为纺织服装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提升了难度。
并且作为纺织服装行业,因为其特殊性,在二三线产业集群等城市中的就业机会远远大于一线城市。企业也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但是,一些高校毕业生仍有这种心理———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