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素有“丝绸王国”的美誉,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国粹的丝绸,不仅将古老的东方文明传向四方,还记录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我国丝绸行业高度依赖出口,高端产品缺乏,科技进步不明显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重现中国丝绸的辉煌,已经成为行业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
“国粹”历史悠久
现今境地尴尬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使丝绸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芒。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可是如今,丝绸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尴尬的境地。
说起丝绸,很多人对于它的优点津津乐道:舒适感强、吸湿放湿性好、吸音、吸尘、耐热性好、抗紫外线。丝绸面料透气清爽,又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所以非常适合夏天贴身穿着。尽管丝绸类产品妙处多多,却也不可回避它所面临的尴尬境地。据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纺织产业总产值约为6万亿元,而丝绸只有2000亿元左右,仅占全国纺织产值的3%,其中丝绸纤维在总纤维产量中仅占0.18%。而且,终端产品运用丝绸纤维的总量仍在逐年减少,加上丝绸纤维原料价格波动频繁,这些因素都让丝绸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近来,国内更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冒充丝绸产品欺骗消费者,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和正当丝绸商家的利益,更影响了丝绸产品优良品质的信誉度。如果消费者因为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对丝绸的信任,为此买单的将是整个丝绸行业。
研发、技术、品牌欠缺
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长期以来,我国丝绸以出口为主,丝绸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丝绸产品由以往的服装产业逐步向家纺、文化产品扩展,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但在整个纺织产业中的地位却仍旧不高。与原料价格波动相比,制约丝绸行业发展的更关键因素在于,我国丝绸企业缺乏对设计、营销、品牌以及技术等能力的认识和运用。
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在谈及我国丝绸产品设计研发时说:“我国丝绸产品设计还很落后,这表现在丝绸产品的时尚性严重不足。拿真丝睡衣来说,有的款式已经运用了十几年,但现在仍有企业在生产,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丝绸产品的消费,对蚕丝纤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中国丝绸产品虽然保持了丝绸本身的优点,如:高贵、飘逸的外观,绿色环保、舒适保健等内在品质,但中国丝绸在创意研发、加工技术等方面却落后于意大利、日本等后起之秀。
当今世界,丝绸行业制成品的后加工过程仍然由欧洲发达国家所主宰,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生产和提供初级产品阶段,这种现象一时还不可能扭转。“茧丝绸产业中的高精尖技术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受控于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国家对企业创新型技改及突破性研发的导向性与鼓励力度不够。”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勇琦也呼吁企业和政府注重技术的更新发展。
我国丝绸产业与欧洲、日本等国最大的竞争力差距是文化创意和品牌发展,世界十大品牌都有高档丝绸产品,我国丝绸产品却无一个国际公认的品牌。在意大利有许多丝绸企业家半个多世纪专注一个品牌的创新维护,但是我国倾力于丝绸事业、将其作为终身使命的企业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