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基于比较优势。中国纺织产业在过去30多年中具有劳动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那么,下一步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是什么?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规模和效益并举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规模和效益并举,没有规模作为基础,我们就谈不到产业的强,特别是面对现在如此之大的市场容量,必须以规模作为基础。但是,下一步规模效益并举,一定要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为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通过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促进效益的提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既有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同时也有在消费过程中如何形成对我们品牌的消费黏力和品牌忠诚度。
贾康:纳入全球视野
全面改革发展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结合纺织行业,当前最实的一条线索就是攻坚克难,冲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改革。纺织工业的发展实际上需要更充分的与外界互动。我们注意到,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当前有一个说法叫“制造业重回美国”。这个重回不是简单的回,而是升级版的回。有分析说,中国纺织业的元素要流入美国,这意味着我国纺织业在美国本土上将有新一轮的升级,这些都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外部互动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因此,要使我国纺织工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将其纳入全球视野全面发展。
斯坦芬·克劳斯: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自觉追求环境友好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调整中站稳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想应该是技术创新。控制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是目前需要我们做的。其中提高效率最为重要,我们要从工人效率、生产程序、工厂布局、运行时间方面进行提高。另外就是要防止浪费,节能实际上不是负担,而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这使得企业必须要进行更新和改造,使自己对环境更加友好。
业内声浪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 端小平
2013年行业运行呈现“难、稳、乱”三个特点。难,产能增长,而开工率却持续下降;低增速和高库存逐步成为一种常态。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行业总体效益有一定增长。乱,大家看不清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当然,这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现象。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按照2020年全球化纤总量的预测,我们还有很大的生产空间。从2010年、2011年化纤行业报表可以看出,超出了传统化纤业应该有的利润。这说明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之间一直在发生系列波动,这个波动就要我们思考如何深化改革。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 陈志华
在2013年各方面因素不利的形势下,印染行业还是交出了相对不错的成绩单。从行业具体情况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跟几个主要变化有关。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些数字化技术开始得到企业的重视;行业准入工作进一步得到推进;结合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先进装备的比例得到提高;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工作也有所提高。
行业目前主要以加工为主。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600多亿元,但实际上这里边相当大一部分属于工业增加值,如果要减少单位产值的排放,从行业自身来说,应该延伸产业链,改变营销模式。要加强原料采购、研发,以及销售环节,尽可能的增加直营比例,这是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也是协会动员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李陵申
2013年,就行业自身发展而言,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是2013年行业投资效率下降,在产品高端化过程中,投资成本急剧增加,使得投资效益远远不如10年前的水平。二是低端产能集聚造成市场混乱。三是耳熟能详的品牌几乎没有。四是市场控制能力弱,在下游没有话语权。五是跨部门衔接难度大。
德国的服装、家纺和产业用分别占30%、20%和50%,整个产业非常发达,在建筑材料方面、军事领域、生物医用领域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论坛还是以医用为主,现在的血管实验仅停留在动物身上,要用在人身上,可能还需要10年,20年。所以,产业用纺织品未来市场非常广阔,但是前进过程中困难也非常多。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 王茁
从市场消费角度看,现在的市场消费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已成定局,而且可能延续较长时间。价格方面,2013年零售价格增长不到1%,预示着服装未来可能趋于性价比更为合理的态势。出口方面,处于量少价增的态势,这应该是一个利好。行业未来的发展正步入创新转变的关键时期,尤其做内销的品牌要强调终端,强调产品创新。原来我们出口价格低,在全世界具备竞争力,现在生产要素改变,需要我们在工艺上、制作上,包括营销模式上具备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形成一种加工型品牌。
目前我们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企业品牌国际化问题。这不单是市场国际化问题,它包括资本运作国际化,市场运作国际化,供应链生产国际化,产品开发、设计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大型企业,在国内各个地方占领市场已经不足以支撑未来资本市场的诉求,未来的发展除了练内功、增加产品竞争力、增加内涵式增长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