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正文

服装业迎来“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贯通全产业链

时间:2015年03月25日来源:中国商网作者:

服装行业用创新来驱动发展,企业还需要提高运转效率,向快时尚企业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给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期待的产品和服务。

  服装行业用创新来驱动发展,企业还需要提高运转效率,向快时尚企业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给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期待的产品和服务。

服装业迎来“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贯通全产业链0.jpg

  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作为消费品行业,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同样进入到了增速放缓需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如何转型升级?怎么向市场要动力?怎样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月18日,一场在上海举办的纺织服装业春季联展就行业内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解答。

  贯通上下游全产业链

  展会是所有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3月18日,作为服装业晴雨表和风向标的2015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展览会(以下简称“CHIC”)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启幕。该展会希望通过汇聚世界各地的服装业精英力量,为我国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为企业今后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

  对于CHIC,上海的观众还并不很熟悉。因为北京才是CHIC成长并壮大的地方。今年CHIC第一次移师外地城市,上海成为CHIC移师的首秀之地。

  当问及CHIC为何会移师上海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服装行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集商贸洽谈、渠道拓展、资源整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贸平台,CHIC也需要适应“新常态”,而上海的商业氛围更浓厚,能够给CHIC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此外,整合上下游全产业链,进行集成创新,也是服装行业步入“新常态”下的新要求,而开放、联合办展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路径。

  正因如此,此次移师上海,CHIC并不是孤立办展,其多了三个“兄弟”,分别为201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2015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和PH Value时尚第一汇暨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总展出面积达22.2万平方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联合会将旗下系列展会,以突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发展的目标进行整合,能够使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窗口、贸易洽谈的平台等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确实,联展的作用要比独立办展的作用明显得多。春季联展首日,展会就吸引了5.3万人次观众到场参观,现场人流如织。

  多位参展的客商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的展会比往年更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可以在参展之余,看看上下游企业今年的新动态和新玩法。联展使得他们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了。

  创新驱动行业发展

  纺织服装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也正面临深刻的调整。

  2014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济增长指标全部由双位数增长下滑至个位数增长,放缓态势明显。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速为6.83%,实现利润总额的同比增速也只有6.1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延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需求减弱,当前服装行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感觉到了下行压力。而资源环境、原材料、人工等要素成本的增加今年预计会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新常态”给行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怎么转换动力?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创新。

  创新驱动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要求相吻合。不过,服装业应该怎样进行创新?在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王茁看来,服装企业创新的第一步首先要回归产品时代。

  “新百伦的一组广告,一个镜头对着工匠制造吉他,一个镜头对着另一个工匠制造鞋,给了我很大震撼。”王茁感慨地说。他认为,服装行业创新说到底就是,必须发扬这种工匠精神。一件衣服需要多少布料、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才会受到消费者欢迎,都需要企业沉下心来细心研究。而过去的30多年,我国大部分服装企业做服装的模式,往往是先代工,然后找明星代言,再去开专卖店。

  创新驱动意味着企业要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王茁告诉记者:“今后企业需要选择的不是要挣哪些钱,而是不挣哪些钱。也就是说,企业要选择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不是看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要为了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眼睁睁地看着钱被别人挣去而不心疼。”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要知道舍弃。

  此外,王茁还强调,服装行业用创新来驱动发展,企业还需要提高运转效率,向快时尚企业学习。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给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期待的产品和服务。

  抓住政策机遇是关键

  确实,只有创新才能给企业、行业注入活力。在本次春季联展上,记者注意到,以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红棉国际服装城为代表的专业服装市场,开始扮演起服装品牌孵化者的角色,纷纷展出在其商场内诞生的品牌。

  而北派服饰辽宁海城西柳市场则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走出了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商贸化的新发展道路。

  辽宁海城市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范静国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裤子和棉服是海城西柳镇的两大核心产品,而北派服饰是当地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提出的一个区域品牌概念。“我们将西柳注册成了北派服饰的商标品牌,是希望在理念上进行创新,然后给西柳服装集群找到未来发展的支点。”

  “一路一带”是我国提出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这让西柳人看到了突破发展的方向。范静国介绍说,为了将北派服饰做大做强,去年7月以来,西柳政府带领百余名当地商户赴山西、陕西、新疆等地找市场,拓展贸易渠道。

  截至目前,西柳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例如新疆的沙湾等地,共建立了17个西柳驿站,希望以此为基础让更多的西柳地产品牌挺进大西北,并进而打开中西亚国际市场。同时,西柳镇还将义乌小商品市场引入当地,并开始在电商渠道进行布局。

  除了拓宽销售渠道外,西柳人还尝试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例如,不断增加除西裤、休闲裤之外的运动裤、户外裤等小众裤子的生产规模。

  与西柳一样,具有“绸都”美誉的江苏吴江盛泽,目前也已经开始积极应对行业“新常态”。

  据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党委副书记钟永林介绍,“新常态”意味着制造业要从过去的以量取胜转变为以服务取胜。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国丝绸纺织品生产和集散基地,盛泽的企业目前已经开始注重产品的研发设计,提升科技含量,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创新是应对‘新常态’最好的办法和举措。”

  而对于当地重要商贸载体——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目前市场管委员准备实施三大创新发展策略。据江苏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介绍,除了积极筹办第二届江苏(盛泽)纺织品博览会外,为了适应“新常态”,对于东方丝绸这个传统的纺织品交易市场,他们准备在业态以及硬件设施上,进行提档升级,力争将其打造成商场式的纺织品交易中心。

  其次,吴江盛泽还开始尝试打造东方丝绸的网上虚拟交易市场。赵菊观表示,当前他们打造了两个网上交易平台,一个是中国绸都网,一个是东方市场(000301)交易所。并以此为基点,拓宽了东方丝绸市场的辐射范围。去年前者实现的交易额有六七十亿元,后者的交易额达700亿元。“未来的目标是把市场上的所有商户都纳入这两个虚拟交易平台。”

  “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赵菊观准备抓住这个机遇,让市场的商户走出去发展。“我们成立了东方丝绸市场外贸服务中心,准备手把手教商户学英语、做贸易。”

  利用新技术谋求发展

  本次春季联展期间,《未来商店零售革命》、《O2O-时尚业赢商之道》、《互联网时代服装企业的新商道》、《智能O2O试衣镜》等十几场论坛,纷纷将切入点放到了新技术上,而场场论坛的现场都是座无虚席。这说明,对于现在的服装企业而言,他们亟须用新技术来武装自己,并助力自己快速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华北科技展台前有不少观众驻足,吸引他们的是打着智能标签的试衣镜。“如何掌握每个消费者的信息是每个服装品牌梦寐以求的事情,而智能试衣镜能帮助品牌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华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服装品牌如果能在门店放一架智能试衣镜,每个试完衣服的消费者的信息,商家都能准确得知。具体做法是,顾客试完衣服后,镜子能自动拍照,消费者如果想要和朋友分享这张照片,只需要拿手机扫描衣镜上的二维码加品牌微信号,就能立刻将试衣镜内的照片发送到消费者手机上。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商家就能收集到每位顾客的性别、年龄、身高、身材等关键信息。

  而随着消费主权时代的来临,广东爱斯达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樊友斌盯上了个性化、定制化背后所蕴藏的商机,为此他开发出了一套“智能裁缝”设备——个性DIY定制商城系统。

  通过该套系统,消费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得到自己心目中所需要的衣服。樊友斌表示,私人定制、个性定制是未来服装业的发展趋势。爱斯达的个性DIY定制商城,能够提供大量的面料、色彩、图案、款式供消费者选择,并自由搭配,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上的智能试衣间,查看个性定制服装的穿着效果。一旦下单后,72小时后就能收到自己亲手定制的服装了。

  让工厂直接和消费者对话,这在过去的服装制造业时代是场梦。但现在利用新技术,这场梦已经能够实现。用互联网思维加以数字驱动和3D打印技术,服装企业能够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颠覆原有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和生产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建立直接交互的商业新形态。

  樊友斌进一步表示,制造业全面实现个性化定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现在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决定个性化定制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包括人体、版式、裁剪等在内的数据库的建设。也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摸索,不断丰富数据库内容,才能让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真正得到普及和应用,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