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产业透视 > 正文

医卫用纺织品国产化道路还有多远?

时间:2015年04月14日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作者:

近年来,生物医用纺织品材料的品种不断创新、数量不断增长、应用不断拓展、概念不断延伸。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建勇

  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生物医用纺织品材料的品种不断创新、数量不断增长、应用不断拓展、概念不断延伸。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国际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三方面态势:一是注重开发新型高技术纤维原材料,例如功能纤维材料优化设计、特殊纺丝成型技术及结构调整、新型生物基纤维制备、纳米纤维基生物材料的开发;二是加强纺织技术与各类新技术交叉融合,例如新一代生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先进制造技术和材料复合技术,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造器官等;三是加快各种智能医疗用品,例如人体微环境响应性材料、组织再生功能材料及分子识辨功能材料的开发。

  目前,我国高端医用产品依赖进口严重,国内同类产品仍处于跟踪研发阶段,在生物相容性、功能性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具体来看,国内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发展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体外装置用纺织材料应用发展缓慢;二是研发投入、政策支持不够,自主创新能力偏低;三是产品标准制定和规范严重滞后。

  在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发展方面,应加强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提升我国高端生物医用纺织品原创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推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完善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研发、检测评价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生物医用纺织材料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

  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工 施楣梧

  医用工作服功能性面料获突破

  纺织与医疗有着天然的联系。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两种医用工作服的功能性面料上有所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两项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性、舒适性和美感的新技术。

  首先是白色工作服面料,其最大难题是轻薄面料的视觉遮蔽的问题,医疗工作者的白色工作服面临“厚”与“透”的两难选择,可以通过施加高折射率粉体、异形截面、降低纤维细度和纱线细度、布孔弯曲等方式来提升白色工作服的透气性。新研发出的薄型防透面料视觉遮蔽性能要优于普通的冬季“白大褂”。经北京阜外医院、地坛医院、武警总医院试穿,对视觉遮蔽效果满意度达96.4%。

  其次则是绿色手术服面料,其面临着吸湿排汗性能与病员体液反向渗入的难题,建议使用静电控制下的气助喷雾法改善面料功能。可在绿色手术服面料上进行拒水剂的点状施加,实现单向倒湿功能,于手术服内测表面形成大量的毛细通道,使汗液可以沿织物法向快速输出,而手术服外侧接触病员体液时,不能反向慎入到手术服内侧。气助喷雾法制备的绿色手术服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手感风格,可对普通手术服面料进行单向导湿加工,目前国内外无类似专利。经阜外医院等医疗单位使用,对单向倒湿效果的满意率达76.6%。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李劲松

  防护服技术标准亟待建立

  目前,在临床传染病诊断、救治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没有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可以执行,医护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医院感染风险。

  通常,烈性传染病救治时医务人员防护有两条途径:一是医学防护,即通过疫苗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但这条途径难以做到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即通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达到对诊断和救治过程中的人员防护目的,这种防护途径对已有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现今,我国临床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主要有防护服、防护口罩、眼罩、手套、正压防护服。防护服面料一般为纯棉布、非织造布、混合布料等。我国防护服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透气性较差:穿着不舒服、时间长了易出汗;二是抗液体渗透性差:患者的血液、体液喷溅易导致感染;三是抗气溶胶渗透性差:微生物气溶胶易穿透导致感染;四是抗菌性能差:表面附着的微生物易引起医院性感染;五是抗静电性能差:对医疗仪器设备有影响。

  此外,在标准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医用防护服的相关技术标准,包括抗菌、抗渗透、抗静电等,医用防护服性能测试标准也没有,这些都亟待建立。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黄庆

  PGA 纤维技术任务有三

  目前将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可降解聚合材料与天然大分子蛋白物质相结合是开发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并且易于编织成形的PGA 长丝进行编织。作为真皮替代物骨架,编织物具有有序且稳定的结构和较大的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改变编织物的几何参数可以获得需要的机械强度,是构架强化型胶原基支架较为理想的选择之一。

  现今PGA 纤维的技术任务有三:一是基于可吸收医用纤维应用的需求,对纤维成形过程中对PGA/PGLA 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二是自主开发的低速高倍纺丝牵伸一步法纺丝制造技术,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通过控制纤维中大分子的结晶与取向结构,调控PGA/PGLA 纤维的性能。三是形成PGA/PGLA 纤维熔融纺丝的成套产业化工程技术。

  英国利兹大学博士 王晓东

  医用创面敷料发生划时代变化

  随着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创面愈合过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导致了医用创面敷料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今天,新型的创面护理用敷料相对于早期而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多种不同性能的医用敷料可供临床护理人员选用。

  现在伤口布料中应用最好的是海藻酸钙,其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海藻酸钠,转换成海藻酸钙做成海藻纤维,再做成非织造布继而形成敷料。其优点是保湿吸湿、伤口吻合性好,由于其具有钙离子,因此还可以止血。发展较快的还有壳聚糖,其也具有止血能力,但由于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因此还要注意是否具有动物病毒等问题。

  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 龚龑

  医用复合材料性能改进是重点

  医用复合材料是材料学、医学、化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具有诊断、修复、增加机体功能的特点,其研究在矫正外科、心血管外科、整形外科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起步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目前我国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研究上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是在产业化方面还相对薄弱,“十二五”期间,我国投入5.1亿元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研究。

  针对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功能性、相容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加工性,从化学机理上对现有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性能进行改进和提升,是未来医用复合材料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点。预计在未来20 年内,以生物医用材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器官和组织将代替现有的常规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此外,另外一个发展的重点则是对现有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学性能的改进和提升。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