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吴兴区织里镇中国童装城的中国织里童装设计中心,上月迎来了又一批“新人”――来自上海等地的6家服务业公司,涉及品牌培育、设计服务及流行资讯等多个领域。该中心位于中国童装城三楼。过去,在这近万平方米空间里满是买卖吆喝声,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研发设计等的“智慧碰撞”。
织里被誉为“中国童装之都”,童装生产量目前占到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织里童装业又在发生着“产业变革”,从重制造向重研发转变,生产线在减少,利润却有增长;从传统商贸转向新兴服务业,一个“网络童装市场”正在逐渐形成……
织里镇镇长宁云说:“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使得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在童装产业中竞相迸发,实现了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
从无到有:一根扁担挑出全国市场
织里童装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织里童装的创业者们全凭“一根扁担两只包,大江南北闯市场”。
据原织里工商局局长吴沈方回忆,最初的发展有许多制约,曾有两个织里人到山东经营童装,不仅被当地抓住没收了产品,还被迫在脖子上挂上了“长途贩运”的大牌子。被当地称为“织里童装第一人”的吴小章,也曾因私自加工生产被没收过缝纫机。他说:“那时候,全靠一股‘闯劲’。”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挡住织里人一根扁担闯天下的脚步。
杨建平是织里童装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之一。“当时有些地方运输童装还是走水路。为了打入北方城市的高端市场,我们不少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就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杨建平说,自己最早注册的品牌叫“丫梦”,如今已演变为占据全国20多个城市的童装品牌――“丫梦派”,最远的专柜一直开到乌鲁木齐。
敢闯敢拼的织里人将童装卖到了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商贩也都朝织里纷至沓来。在这一背景下,1983年,织里对老街自发集市进行整顿和管理,并在沿河老街上用玻璃钢瓦搭建了36个简易棚,该市场后来就成为了织里第一代童装市场。
随后,织里童装市场先后建起了中国童装城等一批规模更为宏大、设施更为先进的专业市场,产品辐射国内117个大中城市和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童装专业市场之一,并逐步成为引领国际童装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正是在“民营先发、市场先发”的推动下,童装产业在织里从无到有,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基础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的块状经济特色,全镇有70%的住户从事童装生产经营。2002年,织里被国家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
从有到新:一件童装流行别样做法
马伟忠经营的“布衣草人”是织里老牌却又新潮的童装民企。从去年开始,企业就涉足跨境电商,成为织里通过互联网叩响国际童装市场的第一人。马伟忠笑言,企业如今还成立了电商部并开发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鏖战互联网的策略逐步升级。
目前,织里童装生产量已占国内市场50%以上。然而,昔日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因”,如今却成为一件童装继续前行的掣肘。马伟忠发起的这场“云端博弈”,是织里童装在市场新环境下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一件童装,生产环节利润只有15%左右,80%以上的利润产生在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环节。”织里镇童装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朱凯说,织里童装要升级,必须换一种“做法”,摒弃之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模式,注重“微笑曲线”两端,抓牢设计和销售,同时眼光向外,积极联手代工的“编外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