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本届服博会议程之一的文化创意与高等教育助推服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在论坛上对文化创意和服装教育提出了诸多建议,要加强学生开放性、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拓展性精神;调整教育内容,充实到完整的产业链中。
“中国的服装企业与院校对‘服装’二字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企业认为服装就是技术,而院校看来,‘服装’更偏向一种艺术。显然,两种态度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观。”倪阳生说,服装教育是培养人才全方位能力的基础,但是企业用的是一个具体的人。学生只是坯子,他们能否成为成功的设计师,企业必须接过人才培养的接力棒,必须进行“再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俊峰的核心观点是,必须打破“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深入挖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他认为,有了个性化的教育,才能谈创意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装产业应该及时调整方向,大踏步迈向创意服装,引领潮流和趋势,进行个性化服装定制。在开展个性化服装设计和定制过程中,应该紧密加强与高校相关专业和院系的合作或协作,同时利用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和互联网+的概念,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迅速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