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联合举办超细纤维合成革技术论坛,会议打破部门分割,两个行业的14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齐聚一堂,探讨产品的整体改进方案,推动超细纤维合成革产业的技术进步。这对提高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制品的档次,打开销售渠道有重要作用。 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一种跨行业的产品,其研发及应用技术涉及到纺织、塑料、化工等诸多领域。国际上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日本起步最早,水平也最先进。目前国内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技术日趋成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条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线建成后,近几年全国又陆续投资几十亿元建成了20多条生产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许多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行业向集约经济、规模经济、科技经济方向发展,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需求高涨 由于天然皮革资源有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发研制高品质的仿真皮革满足市场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的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74.8亿元,同比增长24.1%。近年来,有着更加优越特性和使用价值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基布采用超细纤维,弹性好,强度高,手感柔软,透气性好,高档合成革的许多物理性能已大大超过天然皮革,外在表现已具有天然皮革的特征。从工业意义上讲,既适用于现代化规模生产,同时又能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了非自然资源。 国内产能巨大 我国的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是由烟台合成革总厂(后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于1983年在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采用藕形多孔纤维,生产光面仿真皮革。1997年,该厂自主开发了纤度为0.01旦不定岛型海岛超细纤维,1999年批量生产"大富革"光面类超细仿真皮革,2003年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上了第三条生产线。1995年,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开始研究超细仿真皮革,他们在北京服装学院的协助下,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定岛型超细纤维合成革,纤维细度最细可达到0.003旦~0.0005旦,并迅速发展成4条生产线,成为我国最大的超细合成革生产企业之一。另外,常熟贝斯特皮革有限公司开发了定岛型超细纤维仿真皮革,上海华峰、温州黄河、莱芜东泰、浙江科艺、江苏双象等一批企业也都建成生产线并陆续投入生产。日本可乐丽公司还与浙江嘉兴禾欣合作在2005年年终建成年产400万平方米的超细仿真皮革生产线。 截至2005年底,国内已建成可以投产的超细纤维高仿真皮革生产线22条,如能全部正常运转,形成的产能可达到5000万米/年。全国目前尚在建设中的还有20条生产线,如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转,总生产能力可达到0.8亿~1亿平方米/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超细纤维合成革产能最大的国家。但实际上,据初步估算,2005年我国仿真皮革的产量大约为1500万平方米左右,还不到日本实际产量的一半,这说明已建成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只发挥了三分之一左右。 国内产能巨大 日本只有六七个企业在生产超细纤维合成革,生产总量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目前的实际产量仅及日本的40%。这说明我国企业小而分散,在技术上还处于攻关阶段,在市场上还没有打开,与日本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在生产上我国采用的工艺比较单一,产品大致雷同;而日本则丰富多采,开发出多种工艺,生产的产品也各有特色,包括服装用、鞋用、汽车内饰用、家具用、其他杂用等多个方面,有的甚至跳出一般的概念,搞DVD、数码照相机、移动电话等家用电器的硅片、碟片、玻璃盘等精密抛光的研磨片。 所以,尽管目前我国人造革、合成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仍与发达国家和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整个行业的重点是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市场、价格等方面的优势。首先,加强人造革、合成革材料领域的开发应用力度,尤其应该加强与基础材料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联合,共同开发具有更优良产品使用性能的新材料。其次,进一步开发产品的功能领域,研发工业用多功能的人造革、合成革面料。当然,企业还要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提高循环经济意识,更要大力打造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就目前而言,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形成了十几项涉及不同专业用途的行业与国家标准,特别是吸收了先进国家的标准以及推行环境强制性标准。目前行业正在推行《人造革合成革III型环境标志技术标准》、《人造革合成革清洁生产标准》和《生态合成革标志认证》等标准。今后一段时期,人造革、合成革行业面临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发展少污染、零污染、减污染的仿真皮革技术;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能源消耗,促进生态平衡;同时依靠业内专家推动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 高仿真皮革生产,世界两大巨头是日本的可乐丽和东丽,后者在意大利的子公司年产达1000万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是服装领域的宠儿,日本在非织造布基布(包括超细纤)和PU树脂环保化等方面的技术进展,均在全球领先。 日本帝人的"Cordre"1971年就开始批量生产,2004年4月又宣称成功开发了环保型PU高仿真革LoeleII,7月试生产,2006年预计销售340万平方米,紧追可乐丽和东丽。 东丽自1970年仿麂皮型高仿真皮革问世以来,在意大利子公司也进行生产,以Alcantara品牌专供高档汽车内装饰用材。 旭化成1980年Lamous仿麂皮型产品投放市场,但近来因国内外服装面料需求下降而减产,而家具和汽车内饰材料增产,总产量去年创历史新高。 三菱粘胶的Grore是以丙烯腈纤维为主要原料的麂皮型产品,1980年独创,主要用于服装面料。 FILWEL的产品特色为研磨抛光材料,占其总产量的65%,其他仿真皮革为其第二大类品种。 |
超细纤维合成革行业产品升级是关键
时间:2006/4/11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未知
- 美发明"变色龙衣" 可与周边环境"合而为一"(图)2006.04.07
- 武汉科技学院“纯棉面料单向导汗技术”取得突破2006.03.20
- 中美特种服装专利技术管窥2006.03.19
- 敦煌彩棉已占全国绿色棉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6.03.13
- 美研制新航服 为航天员造"第二皮肤"2006.03.08
- 新乡化纤成功研制出新品粘胶纤维“真彩丝”2006.03.06
- CAD几大特点--为服装设计师减负2006.03.02
- 棉花"正反杂交制种"技术获成功 亩产高达450斤2006.03.01
- 太仓市五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06.03.01
- 英研制新军服 抵抗风雨又能防弹防地雷200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