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滤掉高血脂 纳米无纺布净化材料通过验收
时间:2007/2/1来源:中国上海作者:未知
高血脂一般采用化学药物治疗,但指标很难“降”。科学家们尝试了物理方法,如利用高分子凝胶柱或二氧化硅等粉体材料来过滤血浆,但这类疗法单次费用就达万元左右,且不易实现选择性滤过。为达到“低成本、易生产、高疗效”的目的,上海有机所曹阿民研究员课题组选择了廉价通用的医用无纺布为基本材料,通过一系列巧妙改造,能专门筛除造成高血脂的主要不良成分———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能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的高密度脂蛋白顺利通过。
这种无纺布的内部孔径在100到5000纳米之间,刚好是低密度脂蛋白直径的5到25倍,最适合将它们筛出。但“洗血”不止那么简单。曹阿民等人像刺绣师一样对无纺布进行多重修饰,在其表面装上四大“捕手”,这些天然物质都能通过理化、生物作用等手段,轻易抓取低密度脂蛋白。
第一大“捕手”是丙烯酸。把无纺布浸入其溶液,通过射线照射,无纺布便被“镀”上一层“聚丙烯酸膜”。这样不仅能消毒,而且使无纺布变得亲水吸水,有利于和血液相容。更重要的是,丙烯酸天然带有一定负电,正好与带正电的低密度脂蛋白“异性相吸”,将其“拿下”。
后面两位“捕手”都取自天然,并易于跟低密度脂蛋白相互“捆绑”。肝素是一种生物多糖,牛磺酸是一种氨基酸,都能通过羟基和羧基的化学作用,与前一位“捕手”丙烯酸“手拉手”,如站桩一般固定在无纺布涂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因此不断“被捕”。
此外,无纺布孔径周围还布设了大量胆固醇作为“诱饵”,它们被2到6个碳原子连成的“人工线”拽住,仿佛小风筝般飘荡着,绑定那些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 “同伙”。在这众多“捕手”的合力下,体外的血液循环净化取得了成功。经血细胞分离,试管内原本如猪油般浑浊黏稠的血浆,在数十分钟多层净化后,恢复到清澈透明的健康水平。
材料本身是否稳定,会否污染血液?相关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浸泡该材料的生理盐水被注入试验兔子体内,并无明显毒性。据了解,该项目计划进一步攻关,设计成医疗器械,用于临床实验,促进血液净化术产业化,力争实现治疗成本比目前国外方法降低一半。
- 江西华源江纺有限公司两新产品通过省级鉴定2007.02.01
- 山东海龙新品通过鉴定 产品已具批量生产条件2007.01.31
- 上海研制成功隐形印花技术 并申请发明专利2007.01.30
- 沙溪镇用科技变废为宝塑料垃圾变柴油变化纤2007.01.30
- 化学纤维几种常用的纺丝方法2007.01.30
- 颜色的基本概念2007.01.30
- 耐磨不褪色日本蚕毛染色公司开发新型丝绸面料2007.01.29
- 谈PTT聚合物的推广与开发 纤维脊梁上的创新2007.01.29
- 半精纺工艺性能独特前景广阔2007.01.29
- 功能性纤维研发扫描 新型纤维比拼"功能性"200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