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影视圈、或者说娱乐圈的水很深,我们服装这个江湖的人习惯了在自己的地盘上玩。现在有人胆儿大了,想跨界玩,没问题,但请你擦亮眼睛哦,最好弄清楚里面的商业模式,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营销创意,这样才能把影视剧的内容“植入”玩到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虎妈猫爸》剧照
下面就来分享几条干货,聊聊服装品牌玩影视剧内容“植入”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条什么样的片子可以“植入”?回答这个问题,除了题材、剧情内容外,最关键要考察两个点:
一、播出平台——投资的安全边际
在影视圈内,有能耐的公司几乎都是“期货”运作模式,片子没开拍,发行渠道要先打通。能拿下强势的播出平台,片子就不愁没人收,只要片子能播出去,参与“植入”的服装品牌来投资才有最基本的安全边际。否则最后发行不给力,片子不能按时播,投资肯定要打水漂。
所以,影视剧项目的发行方决定了服装品牌花钱做“植入”营销的商业诉求最终是否能落地。
二、制片方实力——投资的回报率
所谓制片方的实力,其实就是制片能组建什么样的演员阵容。片子需要几生几旦?制片方找来的是几线艺人?这非常重要,因为演员阵容直接决定了片子的收视率,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品牌能被多少人看到。
多说一句,那些列在项目招商文案中花花绿绿的一线艺人,凡是打了括号,写着正在洽谈,或者意向参演一类的,告诉你,这种招商99%都是耍流氓,基本上都没谱儿。八字还没一撇就拿出来撑门面,那不是忽悠是什么?白纸黑字签了约都有扯皮的,何况还没板上钉钉呢。一年365天,艺人的档期安排决定了他们每年的收成,越是红得发紫,挑活儿时越谨慎,出来混,艺人也盼着价值最大化,你懂的。
《虎妈猫爸》中,茜茜(纪姿含)的同款。
第二条什么样的艺人、演员值得合作?
如果制片方签的演员阵容和你家品牌的内在气质、外在形象契合,那是不是意味着这桩生意就100%能成呢?
非也!非也!
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制片方签艺人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全面的评估,其中包含评估艺人的商业影响力。比如,他们身上有多少广告代言,曝光率频率、粉丝活跃度如何等等。通常情况下,如果制片方看中的艺人身上恰好有服饰类的代言品牌,那可能会直接找这家品牌“植入”。否则,容易牵涉到艺人形象代言的排他性问题。
实际上,大多数的一线艺人身上都背得有服装品牌的代言。比如,黄晓明代言了阿仕顿男装,如果其他男装品牌想在黄教主的下一部戏中“植入”,非要让教主穿你家的衣服演戏,那就比较麻烦了。不仅阿仕顿男装的董事长龚政不会答应,黄晓明的团队也不会答应。当然,真有这种好事儿,制片方当然会先找龚老板谈。
所以,服装品牌最终能和什么样的艺人合作,得仔仔细细考察一番,这里面的水真的很深。
话说回来,我们服装圈内的品牌有朝一日想签形象代言人了,除了要与品牌的内外气质相符以外,记得考虑艺人在签约期限内的深度价值哦。比如有没有可能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商业资源,能不能从代言人身上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
黄晓明牵手快时尚男装品牌阿仕顿。
第三条如何拿出满意的方案?
如果前两步都不成问题了,那就差一个牛X的执行公司了。
所谓“无内容,不生意。”先看一下差评类的“植入”:服装品牌提供拍摄场地,提供服装产品,在画面中露露品牌LOGO或者喊两次品牌名称。
现在的观众眼睛都很尖哦,这种赤裸裸的“植入”不仅会适得其反,而且还可能让品牌面临重大风险:在影视剧的“期货”生产模式下,拍摄和播出一般不在同一个季节,如果只露产品,那观众看到的很可能是上一季的衣服哦。
所以,好的植入一定要想方设法从服装品牌的内涵入手。现在的服装品牌不都在提倡打造XX生活方式吗?让剧中人在你倡导的这种生活方式里“生活”,演绎各种爱恨情仇,这种植入应该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第四条“植入”完了,服装品牌该做点啥?
其实借助影视剧也好,还是真人秀娱乐节目也罢,实际上都是通过相对强势的媒介平台,对自家的品牌理念、形象及产品进行综合展示,让目标消费人群能产生消费的欲望和冲动。
所以,在电视剧热播的日子里,在有你家产品亮相的每一个夜晚,公司最好能全员行动起来,加班加点在各大电商平台、新媒体、APP等线上渠道和客户互动;线下再配合剧情,在门店做做地面推广,炒炒话题,让终端持续跟进,最终才会出更好的效果。
还有几天就是“618大促”了,上半年势头最猛的电商大战一触即发,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恰好能借自家品牌“植入”的电视剧做做文章,想必业绩自然是不用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