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的无限量保证了在收储期间棉价将相对稳定在收储价左右,但棉花行情的根本逆转仍需等待宏观经济转暖。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国内外棉花市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资本市场表现各异的大环境下,继续演绎低位震荡局面。按照去年公布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规定,今年,自9月1日起如果连续5个工作日棉花价格低于收储价时,则将正式启动棉花收储。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棉价,收储将于9月7日如期启动。
对于即将到来的棉花临时收储,棉花价格将会如何变化?市场对此有何反应?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
收储价比上年提高600元/吨
为了保护棉农的利益,稳定棉价市场,从去年开始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该措施是将以往在主产区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提前公布收储价并敞开收储,收储的棉花在市场需要时可及时投放。
据中国棉花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首次启动的棉花临时收储价为19800元/吨,全年度累计收储棉花313万吨,占到年度产量的4成以上。
今年3月,八部门联合发布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明确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为20400元/吨,比上年提高600元/吨。收储政策规定,自2012年9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本年度棉花收储时间,启动时间为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经有关部门确认启动收储预案。
此次的收储价格较2011年度略有提高,主要考虑因素是粮棉比价。2012年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其中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价格统一提高到102元/50公斤,即2040元/吨,平均上调幅度为9%。以此为基础,按照1:9.5左右的麦棉比价推算,加上1000元的加工费用,新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正是20400元/吨,较上年度的19800元/吨提高600元/吨,上调幅度3%。
影响棉价走向因素复杂
事实上,自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大规模的收储有三次,而这三次也正是全球大范围的经济危机时期。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收储棉花173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38%;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为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收储棉花286万吨;2011年欧债危机及全球实体经济下滑,我国收储棉花313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43%。
“这三次收储,在收储初期棉价都比较疲弱,随着时间推移及收储成交量的积累,收储对棉价起到了一定的托市作用,但不足以扭转行情成为棉价大幅上涨的动力。”万达期货有限公司客户经理苏彩珍对此分析说,收储的无限量保证了在收储期间棉价将相对稳定在收储价左右,但棉花根本行情逆转仍需等待宏观经济转暖。若经济依然疲弱,在收储结束后,棉价将回到弱势格局。
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林淑娟认为,收储对棉价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要看这次收储的量会有多大。林淑娟分析:“如果和2011年一样是敞开式收储,那么对价格的影响会更积极一些。”
其次,要看棉花进口的政策。“是不是还会有滑准税配额的下放很重要,这个对现货价格会有直接的影响。”林淑娟告诉记者,据她了解到的情况,大致的说法是配额还有可能下放,但是会比较紧,所以下放的时点很关键。“现在内外棉的价差很高,进口棉花对国内价格形成压力是一定的。但是现在国家没有关于配额的消息,所以市场暂时比较平稳。”
最后,要看收抛储会不会同时进行。“目前市场对这个很关心,之前也是有很多传言,而且影响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我还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一些业内人士也觉得同时进行的可能不大。”林淑娟表示,收储本身起到的是一个托市的作用,但是对于引导价格持续向上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强。
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政策
棉花收储启动在即,那么在宏观利空、供大于需、库存偏大等基本面下,棉纺企业应该如何操作棉花期货呢?
“棉花收储期间郑棉期货运行在大区间18000~21000元/吨的概率极大。”苏彩珍建议,棉纺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的产量和加工量及准备交储的情况,选择1301合约及1305合约在20000元/吨以上、20400元/吨以上以及21000元/吨以上逐步建仓抛出并长期持有,止损22000元/吨,并在19000元/吨以下根据销售情况及市场行情走势逐步获利平仓。
对于棉纺企业如何采购棉花,苏彩珍也给出了自己建议。她介绍,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棉花用量及采购计划,选择1301合约及1305合约在19400元/吨以下、19000元/吨以下、18600元/吨以下逐步建仓并长期持有,止损18000元/吨,并在20200元/吨以上根据生产用棉情况、采购情况及市场行情走势逐步获利平仓。而棉花贸易商则可根据市场行情走势及库存、销售等贸易情况在18600~21000元/吨之间进行波段式轮动操作。
除此之外,林淑娟认为棉纺企业在棉花期货操作时还应该关注宏观的经济数据。“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的进出口商品数据明显下滑,信贷方面的表现也不是很好。国家有可能会出台降息的政策,释放一些宽松的信号,将对经济有所提振。”林淑娟表示,目前的棉纺企业应以关注经济形势和政策为主,并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